-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海洋文学作家廖鸿基
                    
                                               探討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篇名 
                                        探討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作者 
                                          鄭凱豪。國立基隆高中。208 班 
                                                          1/8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探討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壹●前言 
           廖鴻基在《黑潮電子報-黑潮觀點》裡談到:「我們的血脈裡應該都還留存著藍 
           澄澄的海洋因子。對於海洋,我們不是不曾擁有而只是遺忘罷了……」 (註一) 
           海洋占了地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積,占地球的絕大部分,但是我們對她的了解 
           僅限於皮毛,她神秘、浪漫、充滿了未知,其中蘊含了無盡的寶藏,是人們賴以 
           維生的根源;近年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類恣意的破壞景觀,濫捕、濫伐 ,使得 
           自然生態被人類大肆破壞 ,全球氣溫暖化,對海洋生態影響甚鉅 ,環保議題因而 
           覺醒 ,許多環保專家大聲疾呼 :「要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尤其是海洋環境的維 
           護 。」台灣四面環海,與海洋有深切的關係 ,台灣的漁業發達 ,漁獲量更高居世 
           界第一 ,海對我們來說更是充滿了感情 ,關心海洋、研究海洋是刻不容緩 ,要 
           索海洋就必須深入海洋。而以海洋為主題的作家─廖鴻基先生從小就對海洋有獨 
           特的感情 ,更親自出海,深刻地觀察、體驗遠洋的生活 ,以豐富優美的詞句描寫 
           海洋,直接間接啟動台灣海洋人文的復甦(註二) 。 
            「海洋是我的家鄉 ,從那裡來,回那裡去……」(註三)  ,就讀在海港之都高二學 
           生的我,深受感動!似乎海洋的呼喚聲叫醒了沉醉的我,廖鴻基是誰?誰是廖鴻 
           基?為什麼他鍾情於海洋?寫作了這麼多的海洋文學?引起我探討的動機─ 
           討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先生。 
           貳●正文 
           廖鴻基作品的特殊性在於以 「海洋」為題材的寫作,更在於作者 「討海人」的身 
           分。1992年,35歲的廖鴻基出海捕魚,成為「討海人」,在這之前 ,他曾擔任 
           水泥公司總務 庶務股的採購工作、印尼養蝦場監工、環保聯盟、縣議員助理與 
           文宣 ;然而,人際的錯綜複雜、人世的紛擾、加上海洋的召喚,令廖鴻基從熟稔 
           的土地逃離。此一逃離 ,成為廖鴻基自我發現之旅的起點,他重新審視自己的腳 
           步 ,在海洋的包容之中,洗滌並淨化自己的靈魂。出航 ,成為一場意義深遠的儀 
           式:鬱悶隨之化解、內在主體之啟蒙與重建、無邊際的想像與敘述的開展。自此 , 
           他開展的生命的嶄新扉頁 ,與海洋結下不解的情緣 :1991至 1996年間 ,寫出1 
            6篇以討海人與海洋魚群間因緣錯綜、情致雋永的作品 ,39歲時結集出版 《討 
           海人》一書 ,書中描寫的討海人生活 ,包括在五、六級風浪之中,人與浪競而逐 
           鏢旗魚的過程、新船下水的海上習俗、海上的見聞感觸等 。1996年召集 「尋鯨小 
           組」,參與「花蓮海域鯨豚調查」計畫 ,《鯨生鯨世》即是結案報告 ,內容為一 
           系列散文小說及報導文學作品。這 親海經 促使廖鴻基規畫賞鯨活動,隔年於 
           花蓮石梯港推出第一艘賞鯨船 ,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創立 「黑潮海洋文 
           教基金會」,希望能以具體行動關懷台灣海洋人文生態環境。此後成為享譽一時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