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实用课件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问题探讨(4)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古为今用) 1.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一、通假字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 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 选择连词) 二、古今异义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士兵;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 古义:种植,动词 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同意认可 三、一词多义(补充) (一)王: 1、然而不王者(称王wàng;名作动) 2、梁惠王曰(君王wáng;名词) (二)食: 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 (三)时: 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四)以: 1、请以战喻 (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 (凭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 (按照;介词) 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 (五)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 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六)之: 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七)然: 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八)则: 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1)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树之以桑?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 四、词类活用 (2)动作名 1请以战喻(战争)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3)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4)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五、句式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 (2)判断句: 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状语后置句: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知识拓展 作文素材挖掘 《寡人之于国也》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文章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我们可以从孟子思想的多层面挖掘素材并应用到相关关作文中去。 * 走进孟子及《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