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2 卷 第9 期 赤 峰 学 院 学 报(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Vol. 32 No.9
2011 年9 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Sep. 2011
浅谈老子的人生观
祁向文
(渤海大学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老子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有别于佛教悲观厌世的人生观,是一种入世而非出世的人生观。老子
的人生观在形式上与儒家致用求治、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也不尽相同,是一种源于自然辩证法的“无为”人生
观。总体来看,老子的人生观体现了老子对个体生命及其个体性的思考与关怀
。
关键词:老子;人生观;出世;入世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1)
09- 0048- 02
老子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有别于佛教悲观厌世 治,以其上之有以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
的人生观,在形式上与儒家致用求治的人生观也不 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1]143 认为正是君王的多欲有
。 ”
尽相同,而是更多地体现了老子对个体生命及其个 为造成了人民的饥贫、 政治的混乱和民众的反抗
。
体性的思考与关怀 老子还说:“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
。
一 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章,盗贼多
虽然老子与佛教都将社会动荡、人生痛苦产生 有 [1]121 即如果君王行私智而制禁忌,贪私利而尚
。 ”
的原因指向人类自我而非外在环境,但二者的人生 法物,所得的结果必定是国家混乱,万民贫困。 对
观在本质上却大不相同 此,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仿效“圣人
。 —— ”,
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现实世界的每个人 以“无为”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繁荣与和谐。由此可
都处于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之中,而人的一切痛苦与 见,老子的人生观在本质上并不是出世的,而是入
烦恼都源于人自身的无知与爱欲。 那么,人对客观 世的。 而《老子》81 章中,讲政治的有35 章,再加上
世界的任何作为都是无用的,任何主观努力都是徒 军事论 6 章,外交策略 1 章,其论述政治问题的章
劳的,只有依靠主体自觉来消灭爱欲与无知,才能 数之和已超过《老子》全书总章数之半,这也恰恰说
最终摆脱无尽的苦难与烦恼,即所谓“苦海无涯,回 明了老子是的关心世事的
。
头是岸”。因此,佛教鼓吹“四大皆空”,要求人们“看 二
破红尘”、禁绝欲望,乃至抛开家庭,忘却人世间的 虽然老子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入世的,但在入
一切,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从而 世方式上却与儒家人生观有着很大不同
。
陷入绝对精神的自我追求之中而不能自拔。由此看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持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
出,佛教的人生观是从主观层面寻求人的精神解脱 他们以研究人的“此岸世界”为中心,注重对生活自
和心灵救赎, 而不是从社会层面去解决现实问题 身的探讨,轻视思考“彼岸世界”的问题。 他们积极
,
所以说佛教的人生观从本质上来说是消极出世的 地干预生活、指导政治,在个人则以“修身齐家”为
人生观 目标,在社会则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以“穷则独
。
与佛教的人生观不同,老子的人生观在本质上 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304 为己任。例如,儒家的创
”
是入世的。 透过春秋时期空前动荡的社会现实,老 始人孔子就主张“学而优则仕 ,他不仅多次任
”
[3]202
子敏锐地认识到伴随人类文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职于鲁国,还率弟子周游列国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
所产生的副作用。在推究其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的 想,“知其不可而为之 。 孟子也以救天下为己
”
[3]157
时候, 老子并没有将人性的缺陷上升为普遍规律 任,以“舍我其谁 [2]109 的自信和“兼济天下”的社会
, ”
而是更多地从统治者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老 责任感游说于诸侯之间……他们无不学以致用,积
子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君主“有为”而致,他 极进取,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的精神追求
”
说:“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由此可见,儒家关心
- 48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