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发展 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发展 培训资料

(一)创造条件,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 (二)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 (三)创设良好的言语环境,提供学前儿童交往的机会 (四)充分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五)注重个别教育,加强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六)培养读写的兴趣 * 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鸽子长着两只脚 猫头鹰长着两只脚 大雁长着只两脚 鸟长着两只脚 * 特点: 学前儿童在其经验可及的范围内,已经能进行一些推理,但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抽象概括性差 逻辑性差 自觉性差 如:年龄小的幼儿看到红积木、黄木球、火柴棍漂浮在水上,不会概括出木头做的东西会浮的结论,而只会说:“红的”、“小的”东西浮在水上。 如,对年龄较小的幼儿说:“别哭了,再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会哭得更厉害,因为他不会推出 “不哭就带你去找妈妈”的结论。 * 知识补充:转导推理? 转导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这一类型的推理在3~4岁幼儿身上是常见的。 这种无逻辑的推理是儿童还没有形成“类概念”,即不能把同类与非同类事物相区别的结果 如:一个小孩在动物园看到梅花鹿时问妈妈: “如果天天往它头顶上浇水, 那树枝一定能长出树叶来的,是吧?” 如,4~5岁幼儿还会出现这种推理, 如一个小孩问:“妈妈,您知道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什么吗? 我告诉您吧, 是金鱼!它总是摇头晃尾呢。” * 【第一节知识回顾】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内涵、特点 (二)思维的类型: (三)思维的过程 (四)思维的形式 1.概念 2.判断 3.推理 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与系统化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发散思维、聚合思维; 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使儿童的心理发生了质变 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 * 0-3岁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 3-6岁具体形象思维(借助表象) 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 (借助概念)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学前儿童思维结构中,三种思维方式并存,占优势的是具体形象思维。 * 直觉行动思维(0-3) 1.定义: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 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 →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 * * * 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 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具有: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等特点。 如:给小狗浇浇水晒晒太阳会长高 如:老师说“不好好吃饭,就去一边玩去” 于是幼儿开心的去一边玩了。 太阳公公 * 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 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综上所述,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 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 *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 * * 结果表明:幼儿能从中拿出车,把人 马、虎概括在一起的比率是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提高的。 从中拿出虎的概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降低的。 * 二、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组讨论】 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 * 第三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 √言语与语言的关系 (2)联系: 1、言语活动主要依靠语言作为工具进行。 2、语言是人们在言语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果某种语言人们不再使用,他就会从社会中消失。 (1)区别: 语言:是符号系统; 具有地域性; 是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言语:是心理现象和过程; 具有普遍性; 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 (二)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内部言语 口头言语 书面言语 对话 独白 儿童 (识字——阅读——写作) 特点:隐蔽发音、默默无声,比较简约、压缩,与思维密不可分。也称不出声的言语。 学前儿童的内部言语主要有游

文档评论(0)

f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