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情画意中的人性美.doc
诗情画意中的人性美
摘要:何力伟80年代创作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为读者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的小说世界,其包含的文学价值与美学意蕴耐人寻味。
关键词:《白色鸟》;《小城无故事》;情节;人物;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05-02
80年代的文学湘籍作家何立伟先生80年代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一出版,可谓给80年代的文学注入了又一股清新的活力,很多人当时看了这些小说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去写!本文主要以何力伟先生的两篇代表作《白色鸟》,《小城无故事》为例做分析。
一、淡化情节的故事
传统小说多以情节的跌宕起伏,或隐晦曲折借以叙写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离奇故事,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小说表现形式。然而何力伟的小说却颠覆了这一传统模式,如《小城无故事》,寥寥四五千字讲的是三个陌生年轻人来到一个棋盘似的小小古城,无意中调笑了一位癫女人而遭到城里人们的冷遇的平平淡淡的“没有故事”的故事;《白色鸟》更是把这种淡化情节的处理手法用到了极致,读来很悠闲,整篇的节奏舒缓平和,由景物带动人物画面的出现,七月的太阳、河滩、蝉鸣、天空、云和风,在这样苍凉热辣的环境中出现了两个小小黑点。接着写两个少年来到河边玩耍,整个的篇幅叙述速度之慢,让读者仿佛在欣赏着一篇美的散文。这种叙事手法显得与传统小说格格不入,然而正是因为这点创新,形成了小说独特的文学内涵,也为80年代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那些只求事功的文学截然不同的是何力伟的小说是对自然,对人性的回归。淡化情节的处理方式使得作品更好地回归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一样,他的小说“注意精神,认为在生活的表象后面隐藏着一个更高的实在”。①《小城无故事》中小小的古城尽管僻远,可那里人情古朴,人们勤劳善良,他们不容外人取乐癫子,哪怕这种行为是出于无意,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违反人性的、轻率的、浅薄和无知的举动。
二、尽显人物的美丽
人物始终是小说的灵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是何立伟小说的最终目的。如果小说缺少这种对灵魂的关注,那么我相信何立伟小说的艺术魅力将大大减少。在《小城无故事》中,中心人物是一个30多岁,有心灵创伤的癫女人,她尽管癫,但却会唱歌而且很美丽。作者这样描写:“癫子……并不披头散发,又晓得唱无数新旧歌子。唱到好处时,形容极美丽。”“极妩媚极灿烂一朵微笑,那上下牙齿又白又细如珍珠。”她爱美,“手里捏一枝栀子花满城里晃晃摇摇走。间常要停住足,痴痴闻花香好久好久。”“头发黑乌乌的梳得好熨贴。”癫子除了行动、语言失去了理性以外,外表完全同正常人一样。作者为何要把癫子塑造成这样一个人物呢?通过分析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用意之所在。小说第二段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某年,守城门兼打更鼓的老人死了,孑遗下不足岁的一个细孙女”。通过这个线索,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细孙女”似乎就是癫子。她身世很苦,幼年即失去亲人,但是她还是长大了并且出落成一位标致美丽的姑娘,她得到了小城中在人们的关心与爱护下有了意中人。然而,无情的命运再一次捉弄了她,她失去了意中人并因此发了疯。这从癫子失常的举动和话语中可窥见端倪。比如,她看见白脸后生就走拢去柔声细语地招呼,“你来,你莫走。你答应了我你不走。”“今晚上你约我到城门外头护城河去,听我唱歌子你听呐―――”“你回来。你剃半边脑壳。坐班房。吃炮子七七四十九粒!”“他们不敢用炮子打你吧?”等等。这似乎告诉了读者,癫子的发癫是由于痴情,小说在向我们暗示,似乎有人坐了监牢,又被打死了。是谁,为什么?是死了,还是活着?小说没有具体描述,作者也不想表现。因为这些都不是重点,反正癫子是为意中人而发癫的,他们过去常到护城河约会,并且有着非常真挚深厚的感情。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不能再来,过去的一切铸成了一个癫而美的实体。如同“满街满巷都是那栀子花淡远的香。然而用力一闻,竟又并没有”。
在《白色鸟》中,作者对中心人物两个少年的处理也独有风格,“ 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和短袖海魂衫。皮带上斜斜插得有一把树丫做好的弹弓。那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偏生却喜欢咧开嘴巴打哈哈;而且赤膊。夏天的太阳,连他脚趾缝都晒黑了,独晒不黑他那剩下的一颗门牙。同时脑壳上还长了一包疖子,红肿如柿子的疖子。”一白一黑不仅颜色撞击的可爱,而且行动也极其天真调皮“赤条条的少年站在岸上。一个白皙,一个黝黑。头发湿漉漉的,情绪倒比天空还要晴朗。 作者又不断通过对他们质朴的语言进行描写,更加深化了孩子的纯真:
“我现在要考一考你。”白皙的少年说。
“考么子?最不喜欢考试!”
“你看出来左边的岸和右边的岸,有哪样不同?”
“左边有包谷地。右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