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责任.创新.问题.doc
责任.创新.问题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已经落下帷幕,综观参评的电视新闻作品,笔者作为评委有三点感受:一是体会到获奖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那些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为推进我国电视新闻改革所做出的贡献。二是在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有创新的精品,电视媒体只有涌现更多这样的力作才能增强传播力,提升影响力。三是从参评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出存在的不少问题,从中反映出某些作者思想不够解放,新闻观念比较落后。有些电视新闻类别相对较弱,如新闻访谈和新闻栏目,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显得创新不足。笔者从获奖的71件电视新闻作品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评析,希望能够给电视新闻工作者一些借鉴与启迪。
用民生视角做好主流新闻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基本上来自主流媒体,既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又能以民生视角做好这些主流新闻,成为近年来电视新闻改革的主要方向。仅以参评电视消息的作品为例,民生视角的新闻接近三分之二,其中有不少属于时政新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但是如何选取一个好的切入口进行宣传报道,颇能考验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感和业务能力。其中,新闻专题一等奖作品《小镇民警维稳事》就是一部以小见大、以情感人的力作。受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以外向型服装加工业为支柱的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爵溪在2009年出现了企业大面积停工倒闭、大批外来务工者失业现象,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严峻的挑战。作品以边防民警王辉千方百计帮助七千多名失业务工者找工作为切入点,用鲜活的事例,树立了一位主动应对金融危机、积极奋战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战场前沿的警察形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九下爵溪蹲点,跟踪拍摄采访了大量素材,从大量琐碎的近乎雷同的素材中挖掘、提炼,形成报道主旨和视角。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电视记录使记者抓取了许多真实感人的细节。作品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对王辉的事迹进行跟进报道,全国公安边防部队也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推广和嘉奖。
民生视角在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中也体现出来,如电视消息一等奖作品《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国庆期间北京安保、交通和旅游工作》。作品选取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特定的节日,着重表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基层事务和群众生活的关怀。作品通过写实的拍摄手法、精巧的编辑技术以及大量现场音效和群众场面的运用,如实地将领导人心系群众,群众爱戴领导的感情表现出来。通篇庄重而不失热闹、严肃而不失温馨。现场感和仪式感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通过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展示他们一丝不苟、心系百姓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也会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与普通老百姓的接触中反复道出的祝福和愿景,也反映出执政党和政府建设强大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参评作品中舆论监督的比例也不小,民生视角也体现在批评报道上,如消息二等奖作品《听证会上的惊天一“抛”》。近年来,听证会变相成为“听涨会”的情况较为普遍,备受公众的质疑和诟病。临近岁末,哈尔滨市又宣布要将自来水价格上调33%,市民普遍认为涨幅过大。但听证会上32名代表中有31名一边倒地同意涨价,听证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听涨会”。听证代表刘天晓,多次举手想要表达反对意见未果。记者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当刘天晓由于得不到发言的机会,愤怒地将桌上的矿泉水瓶抛向主席台时,终于争取到发言机会并表达了民众的心声,记者及时地拍摄到了全过程,独家捕捉到这个具有新闻价值但又转瞬即逝的珍贵瞬间。尽管从电视画面上看有点暴力倾向,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这条消息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观众表示,报道虽短,却非常震撼,并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声,而有关价格调整是听证会还是“听涨会”等问题,也成为当时公众热议的焦点。
自中央提出改革会议报道和减少领导人活动报道以来,会议新闻已大为减少,但“官本位”思想、镜头向上不向下的意识在一些电视新闻记者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此次参评的电视消息中就有三件是以领导视察为主要内容的,最终都落选了,问题就在于错把领导人的行为看成新闻的主体。诚然,领导的活动可以为新闻价值加分,但它不一定都是新闻事实的主体。报道的不平衡和信息的不对称,往往让公众感到主流新闻不可信,哪怕它是真实的。
用电视评论引导社会舆论
近年来,中国电视逐渐进入了评论时代。参评的电视新闻评论中也不乏精品佳作,这些作品纷纷把视点聚焦当今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房价、环保、乱收费等问题。电视新闻评论一等奖作品《温州:望“楼”兴叹》说的是,2009年温州房价一度疯涨,创下新楼盘开盘均价全国第一的纪录。一个地级市,如此高的房价,让人匪夷所思,也让业界人士迷惑不解。本片首先把镜头对准了温州楼市的火爆场面以及出现的售楼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