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宝煦:丹心依旧火成团.doc
赵宝煦:丹心依旧火成团
赵宝煦当初进入西南联大,读的是化工系这个贫弱的中国所需要的专业。
就读后,他不满于国府的抗战不力,深感人民生活之疾苦,积极投入民主爱国的学生运动,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转入政治系,师从张奚若、钱端生和许德珩、吴恩裕等老一辈著名的政治学家,开始了对政治学的钻研。
之一
从联大读到北大,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后留系任教。
不喜欢不理睬相当抽象的政治学,作为个人无关紧要。但是,存在于世界之林的一个国家怎么能够没有政治学的研究呢?可是解放初的北京大学却撤销了政治系,直到1960年的长时期中,赵宝煦被分派到马列主义教研室,先后担任秘书、副主任和主任。
在那个思想僵化的年代,他们的马列主义学习要在苏联学者的领导示范下进行,他坚持“不唯上”、“不唯书”,追求领会原著的精神实质,注重独立思考,不去搬弄词句和背诵语录。他对食古不化的学风嗤之以鼻,同样也坚拒食洋不化、照搬老大哥学者的不良学风。
缺乏经验的新中国很快还是悟出了研究政治学的必要。1960年,北大在国内大学中率先恢复政治系,为加强对外国政治的研究,于1964年改名为国际政治系。值此,赵宝煦先后出任副主任和主任,得以回归到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但是由于政治运动接踵而至,尤其是“文革”的来临,左而又左形而上学的大旗升到高峰之巅,政治已无学可言,他和系里的一些学者受到了冲击。
之二
“文革”浩劫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来临,鸣响了野蛮迷信和愚昧的丧钟。赵宝煦于1978年重任国际政治系主任,并出任北大亚非研究所所长、北大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走出本校,出任多种学术职务。1980年,赵宝煦接受司法部的委托主编我国高校自己的第一本政治学教材《政治学概论》。
赵宝煦在强调政治学研究必要性的同时,又进一步强调它的现实性,明确提出我们的政治学应该研究和解析诸如“文革”等中国的现实。渊博的学识、精明的头脑和不倦的努力,使他在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政治、“文化大革命”史、中国外交、中美关系,以及台湾问题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他因此而成为我国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界享有国际声誉的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学者,他写作编著的高峰随之出现:他是《当代中国政治大事典》的主编之一,主编《世界文明百科全书》、《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和《中国国情与世界》等丛书;主编了《高校政治学教材》、《国际关系理论前沿》。柏克来大学在美出版了他的演讲集《中国政治学的复兴》。他独力写成的《当代中国政治问题专题研究》(德文版)1985年在德国出版,主编的《跨世纪的中美关系》1999年在北京出版。
之三
赵宝煦学术活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是走出国门开拓视野。
从1981年起他先后出访了埃及、美国、日本、英、德、加、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五大洲。大量广泛的学术活动,促进了我国政治学界和国外政治学界的联络和沟通,增进了我们对国外学术界的了解。在学术出访中,他始终坚持原则和国家的尊严,严肃驳斥个别人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轻蔑,耐心解释对我们的误解。他在夏威夷访问时,听到有的美国学者提议少招中国赴美的政治学留学生,他便找到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主任Michel Oksenberg教授,对他说:一个真正的学者要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应该主观地限制什么人从事什么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他对那些带有偏见不负责任的学者的批驳是有理有据、适度温和而颇有说服力的。
他曾多次访问台湾,在努力推动国际活动的同时,他并没有忽略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和联络。
之四
富有卓识远见的赵宝煦,深知人类的任何业绩都是世世代代的积累,而不是一人一时之功。因此,他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1983年和1985年,他先后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博士生导师。他主持在北大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政治学博士点,第一批政治学博士是在他的指导下于1988年取得学位的。在他离休之前,这两个学科培养了20多位博士。
他把满腔热情倾注在对年轻人的培养上,开花结果,收获巨大。如今他的学生无不在国内外显露出真才实学,已经成为顶梁立柱的学术专家和教授,或担负着重要的管理任务。2002年,北京大学举行了有国内外学者参加的隆重庆祝赵宝煦教授从教55周年暨80华诞的活动。
现在时间又过去了4年,赵宝煦依然体健脑敏,负担着重要的学术任务。目前他在国内外担任的学术职务还很多:有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政治学评议组特约评议员、中国政治学会顾问、中国世界民族学会顾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中国亚非学会理事、台湾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