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行语现状调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行语现状调查.doc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行语现状调查   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现也多借助于网络、电视等手段来了解和掌握流行语。流行语已逐渐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言语交际中的常用语,成为他们网络交往和日常交往中的重要交际工具,用于与同龄、关系亲密、语言经历类似的群体进行交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使用流行语的原因主要是追求新奇和从众的心理。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流行语 使用情况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教育部门相继出台政策以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1]。这些孩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后,城市学生口中的一些时髦的流行语吸引着他们。那么,从乡村中走出来的这些孩子在接触流行语时,会持什么态度呢?他们对流行语的了解和使用情况与城市学生有无差别呢?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下简称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状况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就读于公办学校,年龄在6至19周岁,随父母流入或出生在洛阳市的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受教育程度,将调查对象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组。   调查采用问卷法,参照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46份,有效率为97.3%。问卷的内容包括:(1)被调查者的背景信息,如学校、年龄、性别、进城时间,等等。(2)对流行语的知晓情况,如对流行语的获知途径、对流行语的了解程度。(3)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如使用频率、使用场合、使用对象和原因等。   三、样本的构成情况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小组的样本分布如下: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务工人员子女对流行语的知晓情况   1.流行语的获知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居于学生了解流行语途径的首位。一方面,因为流行语中大部分是网络流行语,另一方面,说明了在互联网、手机媒体的迅速普及,中小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已不再是图书报刊等传统形式,而是网络。刘迪[2]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的农民工子弟和2%的城市学生没有接触过网络。我们调查的务工人员子女全部接触过网络,而且年龄越大,上网的频率越高。   报刊、图书语言的规范性和保守性,限制了流行语的使用空间。务工人员子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繁重,家庭教育环境欠佳,很少有时间浏览课外书籍。另外,务工人员子女进城之后结识朋友较少,与家庭以外人员的交流机会不多,固定狭窄的人际关系减少了他们通过身边人获知流行语的机会。   从年龄阶段来看,高中生选择网络的比例略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在后三种途径上,高中生选择的比例低于初中生,尤其是电视途径,甚至低于小学生。相比初中和小学生来说,高中生学习更为紧张,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很少看电视。初中和小学生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正处于崇拜与模仿偶像、明星的阶段,喜欢观看一些娱乐节目,流行语通过这些节目的传播,便迅速被学生获知。   2.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问卷中列举了二十个近几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语,调查学生是否了解。一方面,可以考察务工人员子女对流行语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考察这些流行语在他们中的“流行”情况。这二十个流行语分别是:元芳,你怎么看、你out了、亲、神马、童鞋、有木有、肿么了、hold住、江南style、筒子、我哩个去、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你妹啊、给力、这个可以有、坑爹啊、伤不起、卖萌、二B青年、高富帅、白富美。   二十个流行语中,务工人员子女听过的占87.72%,没听过的流行语只有12.28%,主要是“筒子”“童鞋”“2B青年”等词语。可见外来务工子女对流行语的了解比较广泛,这也反映出流行语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调查还设置了一个开放式问题,请学生补充所知道的其他流行语。小学生组补充的有:我擦(靠、草)、去死吧、无语。这些词语几乎全部为脏话,其中一些并不是流行语。初中组补充的有:斯巴达、龟速、二货、真日本、去你大爷、我擦、无语。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语言文明程度有了改善,直露的脏话减少了,多用一些间接的、含蓄的骂人话,高中组补充的有:尼玛、吐槽、卧槽、喵了个咪、碉堡了、杀伤性叫醒、妹纸、我哩个day呀。相比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生补充的流行语中脏话很少,流行语更多更新,内容更广泛。由此,随着年龄与学业的增长,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更加文明。   (二)务工人员子女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1.流行语的使用频率   据调查结果显示,53%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使用过流行语,其中经常使用的人占26%。而从未使用过流行语的人占47%,说明务工人员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流行语只是停留在知晓层面,没有进入他们的语言行为中。   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十个流行语依次是“坑爹”“伤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