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化新人”不止是一种态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视“文化新人”不止是一种态度.doc

重视“文化新人”不止是一种态度   杨燕迪   学校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特殊政策,就是希望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以此也为上海和国家的音乐事业提供新鲜血液。      孙重亮   对于青年演员来说,有演出的机会非常重要,我总觉得要为年轻演员多搭建一些平台,费用我来,只要能给演出机会就行。      黄昌勇   我们本市的,我们自己培养的文化新人当然值得关注,但是对路过上海或者在上海的文艺舞台上有过重大贡献的外地文化新人是不是也可以关注一下?也可能因为我们关注了,以后他真就落户上海了,或者就在上海发展了。      赵长天   现在我们的文坛存在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我们主流的作家、评论家、媒体、社会所关注的王安忆、苏童、余华的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一批年轻写作者的世界,但他们的作品中显然有些东西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郦国义   我们的媒体要在波涛汹涌的文化大潮中、在鱼龙混杂的文化泡沫里,沙里淘金发现真正具有文化价值的作品,发现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人才,并积极地宣传,这个工作任重道远。      毛时安   文化新人能否脱颖而出,一方面固然取决于新人自身是否具备足够的才华和足够的努力,另一方则是对新人置身其中的那个系统和文化环境的考验。      徐炯   当“文化新人榜”做到“百人榜”的时候你再来看这个栏目,就会发现它已经完全有资格出现在第一版了――因为它展示的不再是人物,而是一种主流媒体的价值观。这种信息的传递非常重要。      冰心曾经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多媒体时代,媒体和大众对文化人物的关注普遍流于追星逐月,文化明星固然值得聚光灯闪耀,但也许因此我们忽略了更多尚在等待破茧的幼蝶――在镁光灯照不到的地方,他们正在默默努力,等待自己生出华美之翼点缀文化百花园――而在这样的时刻,也许只要来自外界的一点关注和一点鼓励,他们就会得到坚持的力量。   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文汇报》从去年联合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开始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设了“上海文化新人榜”栏目,并发起了“上海文化新人成长主题论坛”,以主流媒体的关注姿态,将目光投向那些真正在文化土壤上辛勤奋斗的“芽儿”,关注他们默默绽放的激情与姿态,关注他们的努力和成长,希望能够通过媒体的力量唤起更多的掌声,来激励他们年轻的艺术灵感和才情,最终为上海的文化带来飞扬的活力。一年下来,该栏目已经推出了30多位文化新人,除了让更多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看到了这些申城文化园地里鲜艳却不太知名的小花,更让大家通过他们接触到了他们背后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文化发展得到了更多民众的重视,人才问题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样的情状孕育着希望――本城的主流媒体已然具备了文化的情怀和眼光,积极承担起了文化责任和社会使命。   在最近的论坛活动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人才培养是上海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从这些文化新人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上海文化发展的希望和力量。      壹   对文化新人要提供特殊的机会、体制和政策      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一直念到本科、硕士,孙颖迪虽然一路绿灯――除了进附小时考过一回试,其它都是保送――但他参加钢琴比赛的获奖履历却寥寥几笔可以概括:8岁那年参加过上海青少年钢琴大奖赛;下一次便飞跨14年,跳到了2002年第二届中国“金钟奖”;再下一次,就是2005年荣获第七届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了。虽然孙颖迪是迄今唯一获得此项桂冠的华人钢琴家,但作为一个从小学开始就进入专业系统学习的“琴童”,在此之前他的“成绩”并不算醒目。如今年纪轻轻的他却已然获得了母校的留校机会,成了上海音乐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还被学校作为了今后重点师资的后备,这一切恐怕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孙颖迪说:“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前,我曾在一家爵士酒吧兼职演奏。白天端坐学校琴房勤练古典,晚上潜入club用爵士的随心所至释放自己,一周三四次,我就这么晃了两三年。”彼时孙颖迪的“出格”让老师大跌眼镜,他自己回想那段时日亦无法说清那时候自己是怎样的心绪,但可以肯定,不是为了生计;“或许我是喜欢爵士乐的,又或许,出于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借爵士乐以疗伤吧。”可是逃避式的疗伤并不能让他真正解脱,每一个白天当他又回到现实的时候,心头的不甘便愈加明显:二十四五岁了,除了拿奖学金,似乎没有什么成绩可以证明自己……虽然还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但他知道自己不愿仅仅做钢琴家教、做酒吧兼职演奏。这时候,爱才的恩师盛一奇教授再次鼓励他报名参加国际比赛,孙颖迪报了名,斩钉截铁。他说:“前途未卜的感觉不太好,我需要一个让自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