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社会学理论绪论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认为生物和地理因素特别是生活方式和 生产方式的不同是造成各个社会和民族间的不同,强调了用生产方式作为解释社会性质的基础。 C、注意到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意义。 D、关于社会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朴素观点。 (3)简要评价 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1、马基雅弗利(1469-1527)的《君主论》有关对国家和政治现实问题之描述和探讨 2、博丹(1530-1596)的《共和六书》 (1)关于社会起源和国家诞生的讨论 关键观点:从家庭到社会是和平产生的,而国家则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 (2)重新探讨亚里士多德关于地理气候因素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 3、16-18世纪末有关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张 (1)霍布斯的“霍布斯难题” 人“性本恶”---在“自然状态下”会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社会形成之后是如何避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的? (2)卢梭的人“性本善”论(《社会契约论》) (3)对社会契约论的评价 A、对政治学、法学、哲学的意义 B、对社会学的贡献不大(在先验和抽象基础上上讨论社会和人的问题) 4、 16-18世纪末其它有关社会的学说 (1)前提条件:人种学和人种史以及社会纪实有了很大的发展(海外殖民拓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发展;经济学、人口学、统计学等系列学科的发展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①维科(1668-1744)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的讨论: A、人其本性乃是社会性的,而非“性本恶”或“性本善” B、社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神学阶段→英雄阶段→人本阶段 C、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循环或周期运动理论 ②孟德斯鸠(1689-1755)的主要学说 A、《论法的精神》的主要主张 -----基于道德、荣誉和恐怖进行政体分类的三项原则; -----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学说 B、对有关早期人类地理学思想发展的贡献 ③马尔萨斯有关人口问题的研究 ④法国重农学派(魁奈为代表)的经济主张 A、在经济领域里主张自由放任 B、反对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土地或农业才是一切财富的来源 C、把非农业的工人看成是非生产阶级 ⑤英国古典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a、《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1776年出版。 这本书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并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西方世界,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学所发行过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国富论》一书成为针对重商主义(认为大量储备贵金属是经济成功所不可获缺的理论)最经典的反驳,国富论一书也否定了重农主义学派对于土地的重视,相反的,斯密认为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而劳动分工将能大量的提升生产效率。 《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无形之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 斯密反对绝大多数政府管制经济的行为,包括关税在内,他认为那些管制将会阻挠产业的扩展。这个理论在今天被称为“自由放任”,代表“让他做、让他去、让他走”。他同时对商人保持一定的戒心,并反对垄断的形成。 《国富论》是一本强调私利的书,在《国富论》一书里最知名也最常被后人引用的一句话就是: “我们不能借着向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傅诉诸兄弟之情而获得免费的晚餐,相反的我们必须诉诸于他们自身的利益。我们填饱肚子的方式,并非诉诸于他们的慈善之心,而是诉诸于他们的自私。我们不会向他们诉诸我们的处境为何,相反的我们会诉诸于他们的获利。” b、《道德情操论》 出版于1759年,早于《国富论》,被认为是《国富论》的先修论述,与强调私利的《国富论》不同,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则强调“同情”。 在第一篇的第一章中,亚当斯密就以论同情作为标题,他写道:“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著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 成是自己的事情…. 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像 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 C、关于““亚当斯密问题”(das ‘Adam Smith-Problem)。 对于亚当斯密在强调同情的《道德情操论》与强调私利的《国富论》两书间是否存在矛盾一直有很大争论。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称这为“亚当斯密问题”(das ‘Adam Smith-Problem)。 亚当斯密本人并不认为这两者存在矛盾,亚当斯密宣称,在资本主义体制里,个人依照他们自己的利益行动时也会提升共同体的利益。于是这便解除了私利的矛盾,他或许认为道德情操和私利最终都将达成相同的目标。 B、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