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族族源与水书形成之我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水族族源与水书形成之我见

关于水族族源与水书形成之我见【摘 要】根据语言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水族是世代居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起源于南方百越族群的瓯、骆或濮支系,与壮、侗等民族有同源关系;水语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书是水族先民仿照汉字创制的一种民族文字,而非《水族文化研究》中所说的水族“发祥于睢水”(今河南省滑县一带),系“殷人后裔”;水书也并非是先秦时期受甲骨文的影响下创制的 【关键词】水族源流;水书来源;质疑 【作 者】梁敏,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XX年4月我到广西田阳县参加壮学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时,有幸结识水族历史、民族学者潘朝霖同志,并蒙惠赠他和韦宗林同志主编的《水族文化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这是一本集前贤学者研究成果并融会自己研究心得的8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拜读之后,对水族各方面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得益匪浅。但我对该书中有关水族族源、发祥地和水书产生、发展的论述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谨提出与潘、韦两先生商榷,并就正于方家学者 在《研究》第一章《纷繁的水族族源》中,作者虽然列举了“江南迁来” 、“两广迁来” 、“土著民族” 、“殷人后裔”及“发祥于睢水”等几种说法,但很明显,作者是极力推崇和主张“殷人后裔”及“发祥于睢水”说。如本书第29页末段说:“水族先民共同体当初生息在中原睢水流域”和“豕韦”之地,而形成“睢”、“人睢” 的自称名号,处在夏商周文化圈之中。西汉王朝的建立才标志汉民族的正式形成。因此,水族先民共同体是华夏共同体的一部分,属于华夏先民的成员之一。水家先民南迁之后,尽管打上百越文化的烙印,但保留了中原的诸多文化特质,始终维护和保留睢、人睢的称呼。唐代设置抚水州,使水族的族属发生了变化,由华夏先民成员殷人后裔的“睢”群体变成水家。1957年,由中央人民政府确定为水族” 一、豕韦和睢水真的是水族的发祥地和原住地吗? 1975年版《辞源》对“豕韦”一词有两种解释:“(一)上古部落名,彭姓,为商所灭” 。汉班固白虎通号曰:“大彭氏、豕韦氏霸于殷者也” 。故地在今河南滑县境。(二)星名“ 。水族历史研究者为什么说“豕韦之地”是水族的发祥地呢?第一是因为“豕韦” 可以拼出“睢”或“水”这个音来;第二是其地在今河南滑县境内,离“殷商”故地不远,容易跟“殷人后裔”联系起来。可是《词源》明明说“豕韦”是殷商的敌人,“为商所灭”,而不是殷商的后裔。在中国古代民族中,还有一个居住在黑龙江上游两岸及额尔古纳河一带,以狩猎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室韦”(也写作失韦),其名称的上下字也能拼出“睢”或“水”来。不过“室韦”是个北方民族,离安阳殷商故地太远,所以没有入选。但我们应该知道,不管是“室韦”或“豕韦”要拼出“睢”或“水”来,都要运用一种叫“反切”的拼音方法,对”反切”一词,《辞源》说:这是“汉语的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以二字相切合,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成一个字的音。……汉末已有反切,……自梵文输入我国,因取汉字为三十六字母,用于反切,遂益为精密”。近来有些学者认为,说汉末才有“反切”,可能晚了些,但再早也早不到先秦时期。再说商朝是奴隶制社会,“豕韦”既为商所灭,其人必沦为商人的奴隶,哪里还能创造什么“水书”和编纂自己的“历法”呢?所以,把“豕韦之地”作为水族先民的“原居地” 、“发祥地”纯属牵强附会,主观臆断 《研究》第11页说水家民间古语有:“饮睢水,成睢人。饮睢河水,成睢人”的说法。这里说是人因水而得名。而第12页却说:“睢水之名,大概是当时居住着自称睢 、人睢的群体之后得名” 。且不管“睢人、睢水”的出现孰先孰后,问题的症结是水族先民与睢水究竟有无关系? 《辞源》“睢”条释:(一)水名。……见睢水。(二)恣意。详“恣睢” 。(三)仰目视貌。(四)见“睢盱”……“睢水”条云:古水名,也名睢河。为古浪荡渠的支流。《史记“睢水首受浚仪县浪荡水,东经取虑,入泗。过郡四,行千二百六十里” 如果在河南睢水或睢州一带古代真有个自称为“睢”或“睢人”的部落,那么按《辞源》的体例,就应该在“睢”条下出现一个“上古部落名”的词条。在河南开封、安阳等殷商中心地带附近居然出现一个言语侏离、胆敢自编历法、自定正朔,“以八月为岁首”的部落,这在奴隶制、封建制时期是灭族大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殷商的统治者岂能容忍,不大加挞伐,予以剪灭?正史、野史对“睢人”这个部落或民族竟然没有任何记载。可见,“水族发源于睢水”或“睢水是由于睢人居住在那里而得名”等都是子虚乌有的事。再说,武王吊民伐罪,灭了商纣,并没有引起殷人大量南迁之事,“睢人”即使存在,他们也不是殷人的宗室或统治阶层,充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