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插上腾飞翅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科技插上腾飞翅膀……

为科技插上腾飞翅膀……今年1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XX年重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十,已经连续两年位居西部之首!而在直辖之初,重庆市创新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一直在十七八位间徘徊,落后于相邻的陕西和四川 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陈军感慨到:“排名上升的背后,是重庆科技管理的一次次创新。” 从“四处撒网”到“重点突破” 坐等上门,等米下锅,有了好的科研项目就拨款扶持。这是上世纪90年代重庆乃至全国就科技抓科技的管理方式 “直辖之初,为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主管部门一哄而上,大抓项目,处室的同志几乎都到企业蹲点,真有点大跃进的感觉。虽然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但也暴露了一些弊端。”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尤江甫说起当时的情景颇有感慨 在两年左右时间里,市科委先后实施了30多个产业化项目。实践证明,实施产业科技的思路并不错,但由于选项、实施方式、管理等诸多原因,除了少数项目实现了产业化,大多数项目仍是只开花不结果 XX年10月,周旭走马上任成为新一任科委主任。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新思路诞生了:与其四处撒网,不如集中优势重点突破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XX年,西南大学(时为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合作,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这着实让重庆科技工作者自豪了一把。但周旭知道,这个“烧钱”项目的直接成本达6000万元,间接成本在1.2亿元以上。要把这一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须加大投入,这是科委自身财力远不能及的 怎么办?很快,一份调集各部门之力,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报告拟就。一次开会间隙,周旭直接找到百忙中的吴家农副市长,硬缠着他现场办公 吴家农拿着报告左看右看,周围就是没有一张桌子。他干脆往地上一蹲,就近在身旁的茶几上签了大半页纸的意见。就是这一蹲,使所需资金有了着落――市教委、市发改委、市农办、市财政一起出钱办了大事 这是市科委当年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跨越行业界限,整合资源,集中策划和储备重大项目的成功尝试 如今,西南大学在绘制出家蚕基因框架图基础上,又成功研制出“家蚕基因芯片及表达图谱研究”,一张只有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汇集着家蚕一个细胞上的2.2万个基因,每个基因分别有自己的图谱,为基因干涉技术和家蚕产业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闭门造车”到“打开通道” “立项是目的,获奖是极至,橱窗是归宿。”一些人对科技项目管理的“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技发展中的尴尬 1999年,重庆果树研究所上马了一个水果保鲜剂项目,市场前景看好。为此,市科委投了100多万元资金扶持。经过科研人员4年的努力,成果出来后,却没有企业助推,无法产业化,结果,这一科技成果至今还锁在柜子里 好的项目为啥不能产业化?通过分析研究,科技主管部门找到了原因:好多项目仅停留在“闭门造车”阶段,跟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没有企业推动,市场不接受,岂能实现产业化? 而当王智彪拿着早早孕项目找到市科委时,科委一班人慧眼识珠,给他争取到了一个出国讲学的机会 这次讲学让王智彪大开眼界,在外国专家好奇的提问下,一个大胆的设想出现了:超声波除了能解除早早孕病人的痛苦外,能否给癌症病人带来福音? 为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1996年,市科委一次性投入XX年,在市科委“打破传统观念,引入市场机制”理念引导下,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市科委精心呵护,“海扶刀”终于从一粒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实现了产业化,出口到欧美等地区 市科委帮扶成功的另一个项目要数杜克密封 “刚回国时,我并不想搞产业,而是一心想搞发明,开一家著名的构思孵化型发明公司。”杜克高压密封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长春坦言,在市科委的强力扶持下,他才产生了做产业的想法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杜长春开发了8大类产品。“这时我开始认识到,有发明和专利,却难以转化成具体项目。”杜长春说,开始,一些部门积极进行项目对接,但一听说还处于“种子”阶段,便抽身而走。有的企业怕承担风险,临近签约,却打了退堂鼓。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市科委强力支持,先后投入上千万元风险资金,后来,在市科委牵线搭桥下,世界500强之一的日本野村集团为杜克公司注入了250万美元风险投资 如今,杜克公司已获得中国重汽70%-80%的密封件配套订单。杜长春信心十足,扬言要做世界“第一封” 事实证明,科委的眼光是明智、超前的:将企业的追求和市场需要的产品与科研项目“捆绑”,并着力打通关节,是制胜之道 从“一家独霸”到“大家共享”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拥有大型科学仪器上千台,分散在各个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中,设备总价值近10亿元,然而利用率却不足25%,很多设备在岁月的侵蚀中变成“锈疙瘩”。这让科技主管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见物不见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