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潍县集中营揭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战期间潍县集中营揭秘

二战期间潍县集中营揭秘在今天山东省潍坊市二中校园的一角,迄今仍屹立着几座百年老建筑,这里不仅有斑驳的老教堂,还有青砖红瓦的乐道院,默默见证着人类社会百年以来的风雨历程。这里就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建立的集中关押外国人的潍县集中营遗址。日军当年为了报复美国等国,在集中营囚禁了1500名欧美人士长达3年。今年“十一”,笔者利用放假机会到此地进行了一番深入采访。 日本为报复美国建立潍县集中营 1883年,美国传教士狄乐伯及其夫人阿撒拉来山东省潍县(即现在的潍坊市)传教,并在当地教友的协助下,在老潍县东关买地建立了“乐道院”,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院内的钟楼为潍县城东部的标志性建筑物。庚子赔款后,乐道院因为所获资金较多,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一度占地2D0多亩,成为当地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也成为众多西方传教士、教师和医务人员的主要聚集地 1937年7月7日泸沟桥事变后,日军于当年底占领中国的胶东半岛,在烟台、青岛等地活动的外国侨民开始前来潍县乐道院避难。因为当时美国对日本持中立态度,所以日军对乐道院基本不加干涉,院内的传教、教学和医务活动尚能正常开展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等国和日本成为敌对国。这时,在美国夏威夷等地的日本侨民采取种种措施窃取美军情报,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引起了美国对日本侨民的愤慨。因此,美国政府将侨居旧金山等地的6万多日本人集中到洛杉矶附近指定的地区,并不准其与外界联系 日本为报复美国,将中国沦陷区内美国、英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人士强行收管关进集中营。因潍县靠近胶济铁路,交通方便,又加之潍县乐道院场地较大,美英等国的人又比较集中,因此被日军选作集中营的地址 1942年初,驻潍县地区的日本宪兵队长本宣典率领日本宪兵和伪军,突然包围了潍县乐道院,驱赶居民。此后,伪军又带来一些抓来的苦力,把院子里所有的树木砍伐一空并垒起碉堡,在墙上架起一道道铁丝网。旋即,一座阴森恐怖的集中营――“敌国人民生活所”(简称C.A.C)便成立了 不久,长江以北的美英等国侨民陆续被日军逮捕后集中关押到潍县集中营,最多时关押在华欧美侨民1500多人,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同盟国“集中营”。整个二战其间总共有XX年的亲历者美国人戴爱美女士曾回忆了当时日军押解犯人的野蛮场面:“我们几百名师生,像一捆捆柴火被塞进一艘开往潍县方向轮船的货舱里……”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清晨集中营里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到操场上集中点名,如果报数不对或者声音太低,就会遭到如狼似虎的日本看守的呵斥 戴爱美女士回忆,当时的集中营墙壁剥落,地板空荡,没有自来水,粪坑敞露,烘炉简陋,只有两间有淋浴的房屋,一排排监狱式房间,还有三幢高高的单身宿舍。集中营入口有高大木门,一进大门,是一条满布灰尘的黑煤炭路。“大约1500人被塞进这些杂乱破烂的房屋里。集中营的监舍内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床与床之间相隔不到一尺,简直苦不堪言。” 集中营内的粮食供应实行配给制,仅能维持半饱。1943年以后,随着日军不断扩大战争规模,消耗大幅增加,集中营的面粉配给量减至不足二成,杂粮只剩下发霉的高粱面,只能用来煮粥充饥,整个集中营都在饥饿的煎熬中呻吟。尽管集中营的状况堪比人间地狱,但还是会闪烁出一些希望的光芒。不少人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将友爱的光芒撒向每一位被囚者的心田。奥运冠军埃里克“名人” 出生在中国的埃里克参加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并夺得400米田径金牌。1925年8月,他放弃优厚待遇,毅然返回他的出生地天津,在一所中学当教师近XX年。抗战时期,埃里克1942年,他和众多西方侨民被日军押送潍县集中营。在3年的囚禁生活中,他因乐于助人、幽默乐观而受人爱戴 在生活愈来愈难熬的日子里,突然传来同盟国要用潍县集中营中的被囚人员与日本交换战俘的消息。终于,关乎每一个人生死的首批交换名单出来了。在英国政府提供的被交换名单中,埃里克首,因为他是由英国首相邱吉尔亲点的。但埃里克给了别人。1945年2月21日,身患疾病的埃里克43岁。日本人破天荒同意把他葬到集中营以外,全集中营的侨民送葬默哀,就连日本看守也加入了送葬之列 中国人民的无私帮助 集中营中的每一个被囚禁难友都不会忘记当年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无私帮助。在集中营的食品供应最困难时,一些难友偷偷将自己的衣服、金牙等贵重物品裹好,再在里面夹上一张此物想换多少食物和写有自己名字的纸条,趁日本看守不注意扔出大墙。虽然墙内的外国侨民与墙外的中国人互不相识,但每每拾到这些东西的中国人,一定会从墙外扔回比对方要换数目只多不少的物品 后来,潍县集中营中的供给日益恶劣,多疾体弱的难友又无钱救治,加之1500多人被秘密关押,急需与外界互通消息。被关押人士的代表德卫斯想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