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奇袭白虎团》风雨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奇袭白虎团》风雨历程

京剧《奇袭白虎团》风雨历程一、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1957年底,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并到志愿军司令部看望官兵。当时,志愿军政治部有一个京剧团,活跃在朝鲜战场上。这个京剧团的前身是在东北各地卖艺的戏班,东北解放后,他们集体报名参了军,成为“四野”的一个部队京剧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他们被编为志愿军京剧团。这个团的主要演员水平都不差,如殷宝忠是谭富英的门生,方荣翔乃裘盛戎的弟子。周总理观看了志愿军京剧团演出的传统剧日《秦香莲》后对他们说:你们不久就要回国,用什么向祖国和人民献礼呢?京剧团的同志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决定搞一个反映抗美援朝战斗生活的戏,后来选定了《奇袭白虎团》 它取材于1953年7月朝鲜金城战役中志愿军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的真实英雄事迹,参照了《志愿军一日》中的有关文章。当时美国侵略者与李承晚纠集十万兵力,以王牌军“白虎团”,在金城一线强势出击,实施其北进计划。杨育才奉命带领侦察班,化装为敌军,像尖刀一样直插敌人心脏,捣毁了白虎团指挥部,确保了金城反击战的全线胜利。这个战役“十二万敌军一袋装”,震惊了中外。1957年6、7月间,京剧团的同志下部队详细了解战役的情况,采访了杨育才和团部苏政委、侦察班战士等当事人,回来后即开始编写剧本。剧团里没有专职编剧,就由演员李师斌、方荣翔、李贵华执笔,后殷宝忠也参加了。这个戏完全忠实于真人真事,戏编好后,请杨勇司令员、作战处同志以及参加过战役的同志观看,请他们提意见。之后在朝鲜战场演出了许多场,效果很好,很受指战员的欢迎 1958年10月,志愿军京剧团撤军回国,就把这个戏带了回来,在大连、青岛等地演出,很受欢迎。1958年12月,京剧团并入了山东省京剧团 1963年9月,中央文化部向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局发出通知,准备于1964年3月在北京举行部分地区京剧现代戏会演,后又决定推迟至6月举行 1963年秋天,山东省先期举行了全省的现代戏剧会演,经过加工修改的京剧《奇袭白虎团》和由淄博京剧团、青岛京剧团合作的《红嫂》等参加演出,获得好评。省委决定进一步重点加工《奇袭白虎团》,委派了省委宣传部部长王众音、副部长严永洁领导这项工作 这次重点加工,做了几件工作,一是加强创作力量,调来了专业编剧孙秋潮、导演尚之四及新音乐工作者。还组织创作人员和演员下部队深入生活,再次访问了当时已到济南军区工作的杨育才同志和王团长等,并与侦察兵一起训练擒拿格斗 二是丰富、充实剧作的内容。为了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把杨育才改名为严伟才,戏中增加了表现与朝鲜人民亲密关系的内容,原来,朝鲜阿妈妮和崔大嫂戏份很少,旦角戏极为薄弱,加工后使之贯串下来,并加重了旦角的唱工,在侦察班插进敌人心脏之前,增加了侦察的情节 三是在艺术表现方面进行加工打磨,重点是舞蹈和武功方面的加工。为了突出侦察班穿插敌后的武打技艺,借鉴、吸取了传统京剧《雁荡山》里的某些表演技巧。还请省歌舞团的同志帮助设计舞蹈动作,使严伟才和侦察班战士的武打和舞蹈动作更加新颖、壮美,特别是对“插入敌后”及“奇袭伪团部”这两场的武打场面,进行了精心的加工,无论是攀山越崖,跃过铁丝网,穿过布雷区,直插敌心脏,其舞蹈、开打,无不精彩、洗练、惊心动魄。另外对全剧的音乐也进行了整理和加工 四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英雄形象,对演员阵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以前扮演杨育才的是老演员李师斌,他唱得很好,但年龄偏大一点,武打翻扑似感吃力。这次大胆起用了优秀青年文武老生宋玉庆扮演主角严伟才,当时他只有23岁。另外,方荣翔扮演团长,殷宝忠扮演志愿军政委,邢玉民扮演韩大年,俞砚霞扮演崔大嫂,栗敏扮演崔大娘 1964年春,文化部艺术局的周巍峙(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秘书长)和沈西蒙等同志来山东审查剧目,他们看了《奇袭白虎团》等剧目,对《奇》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基本确定《奇袭白虎团》和《红嫂》两剧进京参加会演 二、全国观摩演出大会上的风波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京剧现代戏展演盛会,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演出团体以及各地30个观摩团参加,正式出席的人员达2400余人。共演出35个剧目,244场,观众达XX年以后才写朝鲜字。总理说,要尊重他们,要写朝鲜字。殷宝忠告诉总理,布景上的朝鲜字是“泉瑞里”,是朝鲜一个真实的地名。总理说,用真名不大好。(后来改为“安平里”)。总理还说要请朝鲜大使来看。最后,周总理说,我请你们到小礼堂为中央领导、中央工作会议演出 后来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加观摩大会的全体演出人员和观摩人员,毛泽东分别和周恩来等领导人观看了上海演出团的《智取威虎山》和北京京剧团的《芦荡火种》,周恩来、董必武、陈毅、陆定一等观看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