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和莫斯科不解之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弼时和莫斯科不解之缘17岁的任弼时和刘少奇、罗亦农,肖劲光等同船赴苏。在俄罗斯档案馆里,至今仍保留着任弼时当年填写的调查表 1921年5月,上海外滩码头一艘苏联邮轮起锚了。船上有一批中国五四时代的新青年,他们是任弼时、肖劲光、任岳、刘少奇、罗亦农、蒋光慈等。这些年轻人将奔赴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寻找救国之路 注目渐渐远离的祖国,遥望水天一色的远方,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任弼时心潮起伏 还是去年夏天在湖南长沙联立中学读书的时候,一日,任弼时外出,路遇在船山中学读书的同乡任岳,得知长沙正在筹组“俄罗斯研究会”,以发行俄罗斯丛刊、派人赴俄从事实际调查、提倡留俄勤工俭学为会务内容。这个学会由毛泽东、彭璜等人负责。任岳就读的船山学校校长贺民范也是学会一员。任岳说,可以通过他介绍加入俄罗斯研究会,争取去苏俄留学。那天中午,任弼时和同学肖劲光躺在宿舍的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商量的结果,两人决定加入俄罗斯研究会。肖劲光后来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 有一天,弼时同志从街上回来,看到我高兴地说:“有办法了,有办法了!”我忙问他有什么办法,他说:“我们到俄国去。”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们躺在宿舍的床上,辗转反侧,兴奋得睡不着。去不去?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文凭还要不要?商量来商量去,两人都横下一条心:去 1920年8月,作为长沙俄罗斯研究会派出的第一批学生,任弼时和肖劲光等一行6人从长沙乘小船至岳阳,换乘江轮,顺流而下,到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做赴苏准备。8个月后,他们踏上了赴苏俄的旅程。邮轮在日本长崎加水加煤,稍事休整直奔海参崴。在海参崴,他们与共产国际机关秘密接上了头,换好介绍信,作了职业化装后,改乘火车继续前进。对这段历史,肖劲光后来曾回忆说: 我们俩人为一组,分别化装成理发和裁缝学徒工人,一路来到西伯利亚。开始还算顺利,在通过最后红白交界的关卡时,弼时同志不幸被白匪以“鼠疫患者”为由给扣留了。我们心急如焚,但也无能为力,这对只有17岁的弼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他表现出惊人的沉着、镇静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终于摆脱了白匪的盘查,过了关卡,只身一人赶到伯力与我们会合了……从伯力经赤塔去莫斯科,我们乘的是闷罐火车,没有开水,没有暖气,上车前每人领到一个像枕头一样的黑面包,饿了就啃几口,但谁也不敢多吃,因为路上不知要走多少天。……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闷罐车载着我们,直到1921年7月9日才爬过7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铁路抵达莫斯科 到达时,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在莫斯科召开。任弼时一行当即被安排在共产国际招待所,会议组织者让他们以东方民族代表身份轮流列席大会。会后,任弼时等人于8月3日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大”)。10月21日,正式开学。任弼时和刘少奇、罗亦农、肖劲光、任岳等成为中国班第一批学员。为了以后回国从事革命工作不暴露身份,一进中国班,每个人即获得一个俄文名字,任弼时叫“布林斯基”。也是在此时,他将原名“任培国”,改为后来人们所熟悉的“任弼时” 根据当时中国革命的需要,中国班设有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运动史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课程。他们最初的学习很吃力,教师全部用俄语授课。课堂上,要靠翻译一句一句地译,断断续续,很影响听课效果。任弼时不甘于只听翻译“译课”,下决心利用一切机会学俄语。1922年3月5日,“东大”下发旅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调查表,以了解留俄学生近半年来的学习和对革命的认识情况。现在的俄罗斯档案馆里,仍保留着当年任弼时填写的调查表。笔者挑选几条,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当时一代青年志士的爱国深情和政治素养。那时,任弼时才18岁 1.来俄的目的:实际考察劳农俄国,观念明确,回国做革命运动 2.政治经济和俄文学得怎样以及有何心得:政治经济以前是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一个大概,算是有进步,俄文也算有进步 3.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及旅俄青年共产党的意见: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我觉成分太复杂,办事欠人才,共产党应有?眼负?演责任整顿才对。对于旅俄青年共产党,也是要养成个人能信主义 4.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意见:中国农民,无产业者少,这是很难宣传的地方。要到乡村组织一种农会,向农会去宣传,以这种农会做宣传的动机,用经济眼光去解释他们将来的危险地位,使他感觉到将来的危险,或者也可使他为自己的地位,加入无产阶级斗争 5.现在想做什么,什么目的:现在是想求点革命的工具,使自己的观念明白,将来也要做点革命工作 6.打算什么时候回国,回国后,干什么事情:回国问题,只是工作之缓急,不过自己的工具,还觉不足供用。若是回国,没有相当可以运动的机会的工作,少也要到工厂做点工人运动的工作。若是有机会,我很愿意多求点应用的工具 那时的任弼时虽然青春年少,但我们从上述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他很强的独立思考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