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最后一位外交官王替夫沉浮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伪满最后一位外交官王替夫沉浮录

伪满最后一位外交官王替夫沉浮录犹太总理的中国情 XX年,以色列总理病危,接替他的副总理(后任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领导以色列政府和前进党继续前进:奥尔默特有着许多与以色列以往领导人桐似的经历,但有一点不同,他的父辈不是来自欧洲或西方其他国家,而是来自中国,奥尔默特的祖父于上世纪初移居中同哈尔滨:父亲也出生在此,他们后来移居以色列,父亲成为以色列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奥尔默特的父亲在家里一直用汉语交淡,因此奥尔默特从小就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所以对中国特别亲切。XX年6月,他以副总理兼工贸部部长的身份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同,6月24日下午。他访问、参观了在上海虹口区的摩西会堂,详细了,解了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离开上海以后,他直飞哈尔滨,实现了他回到父亲故地的夙愿 犹太人与上海的历史渊远流长,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犹太人四处逃亡。上海是全球唯一向他们敞开大门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接待了三万多名来自德国及德占区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接纳的犹太难民总和还要多。六十四年以后,当开展“犹太难民在上海系列活动”时,大批犹太人及其后裔从世界各地赶来。重返上海犹太难民故地,参观长阳路6号当年犹太难民经常聚会的摩两会堂和陕西北路500号的西摩会堂。他们手拿信件和照片,寻访旧邻故友,场面十分感人。本义讲述的就是中国人拯救一万二千多名犹太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伪满时期的外交官王替夫 一条进退两难之路 王替夫,1911年6月29日出生在吉林省永吉县。小学时学过英语,后考入哈尔滨东特区的第二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王替夫俄语水平进步很快,那时,日本正磨刀霍霍,对我东北虎视眈眈 1928年,张作霖与日本签订了在满蒙铺设五条铁路的秘密条约,把宝贵的资源不断地输往日本。学生听到这一消息,进行罢课游行示威。这次运动虽被镇压下去了,但给王替夫留下难忘的隐痛。他考取法政大学后,还选修了德义和日文, 1931年“九一八”事发,王替夫热血沸腾,和哈工大、法政大同学一起走出校门,宣传抗日,上街募捐: 1932年12月10日,国际联盟派李顿爵士一行到哈尔滨进行调查。王替夫连夜写信给李顿爵士和中同代表顾维钧,揭露日寇侵占哈尔滨后的种种暴行:不料这封信给汉奸偷去了, 1932年冬,王替夫被日本特务逮捕一日寇说王替夫罪行重大,但他才华出众,会四国外语,如果愿意为皇军服务,可免一死, 几天以后,王替夫发现监狱每晚都往外提人,而且一去不再复返一这一晚轮到王替夫他们五个人了,他们被押到松花江上,日军把王替夫头上的黑布打开,只见四周都是端着闪亮刺刀的日军,两个日军拎住一个人的领子,两个搬动双脚,把这个人倒插入水窟一连四个都是如此、轮到王替夫时,日军发话了:“你是我们用得着的人,生死就在这一瞬间了!”王替夫毕竟没有经受过生死考验,他想起了自发苍苍的老父母、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子女,他垂下了头 一个月以后,一个日本人来拜访他,这个日本人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张伪满“外交特批公署”的招人广告,动员王替夫去应聘 经过笔试、口试和面试,王替夫终于以他圆熟的日语让主考官乐不可支。王替夫成为唯一的一名正取 出任伪满外交官 王替夫不久就被派驻新成立的伪满洲国驻苏联赤塔领事馆工作。领事馆人员中一般只会俄语,不会日语,日语和俄语都流利的只有王替夫,不久王替夫被提升为书记官。王替夫在赤塔领馆工作了几年,观察到日本人在收集苏联情报,诱杀苏联人员。王替夫天良未泯,于1935年申请要求回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为了增强国力、储备资源,要求和伪满洲国交易。1933年4月30日,德国承认伪满洲国,在长春设立了公使馆。1938年7月,王替夫调任伪满洲国驻德公使馆书记官,成为伪满洲国驻欧洲的首批使者。1938年11月中旬到达德国首都柏林。1939年2月底,伪满驻德公使馆照会德国,要求递交国书。晚上,希特勒设宴招待。三杯下肚,话题就转到大豆上来了。他说:你们盛产大豆,当粮食吃,可到我们这儿就大派用场。大豆不光是吃,可做人造奶油,可造出丝绸呢绒,还有制革、药品。在化工方面产品就更多。我们需要你们的大豆。你们需要什么,我们保证供应 希特勒为了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逼迫犹太人廉价出卖产业,然后限期离境,否则就投入集中营,甚至投入焚尸炉。战争一打响,犹太人呼吁国际社会组织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美国犹太人共济会”提出救助方案:愿意去美国的每人提供400美元。这些人去美国的唯一途径就是先取道苏联,然后进入中国东北――也就是伪满洲国,然后从旅顺转上海去美国。所以,这时伪满驻德公使馆的签证就成了犹太人的护身符。而经办此事的关键人物就是书记官王替夫。他亲眼看到犹太人在大街上被殴、被追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