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谱新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谱新篇

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谱新篇怀化是一块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热土。当年红军长征三过怀化,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特别是被列为山区开发试验区以来,历届怀化地(市)委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在做好做活八亩山地的文章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山区综合开发的成功之路 优势:藏在深闺人未识 怀化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为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山区,有雪峰和武陵两大山脉贯穿全境。怀化自古就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也是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结合部的区域中心 怀化国土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314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0%,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8亩多;耕地面积376万亩(其中水田3XX年的变革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的吹拂,湘黔、枝柳铁路的建成,给怀化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让怀化人打开了眼界,让怀化人看到了惊人的差距 探索:失误在山出路在山 脱贫致富是贫困山区的根本任务。要想致富,首先要找准致富之路。怀化地区的领导和群众探索山区致富的路子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走过了艰苦曲折的历程 XX年代末80年代初,怀化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山区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但由于受传统农业观的影响,仍然片面强调发展粮食生产,丰富的山地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山区生产结构单一,经营方式落后,经济发展建设仍跟不上全国、全省的步伐。1980年怀化全区人平纯收入60元以下的穷队尚有500个,占当时生产队总数的10%;全区农业总产值只有8.6亿元,农村人平纯收入210元。农村的落后导致总体的落后,全区人平国民收入只有291元。在事实面前,这种 “农业立区”(实际上就是“粮食立区”)的发展思路显得苍白无力。寻找新的出路成为了怀化人民的共识 新的出路在哪里呢?当时,山外兴起了经商热。怀化人也赶了一段浪潮,提出了“无商不富,贸易立区”的路子。但经商没有闯出改革、建设的路,经济发展仍然缓慢。198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人平467元,只有全国人平的66%;还有1XX年代“三线”建设中摆在怀化的国防工厂,也陆续迁出了10多家。实践证明,在怀化山区,离开资源开发抓工业,像发达地区那样走工业致富的路同样是行不通的 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符合怀化的客观实际呢?1985年6月,怀化地委党校举办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第一期整党学习班。怀化地委、行署领导与学习班2400多位党员干部一起围绕“全区经济发展为什么缓慢”、“改革和建设的路子究竟怎样走”、“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底在哪里”等问题,进行反思。大家一致认为,怀化改革和建设的道路要从怀化自己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沿海地区的经验,而怀化最大的实际是山地多,开发潜力大。怀化地委书记吴彦凡代表怀化地委、行署总结了“失误在山”的教训 正当领导者们集体思索之际,广大人民群众中涌现了一批有胆有识的能人,他们敢想敢干,在种好1亩耕地的同时,把眼光转向8亩山地,卓有成效地做起了“山”字文章,使自己走上了富裕之路。黔阳县岩垅乡的钦万有,通过多种形式,一次集中山地1000亩,雇请70多人,建成一片高标准桔园。靖州县林业局改统一造林为能人承包,改无偿投入为股份合作,职工林跃一人一年承包造林6000亩,成活率在95%以上。这些典型当时在全区引起了很大震动 怀化的领导者们结合这些“造林大王”、“柑桔大王”、“养殖大王”、“加工大王”的成功经验,重新审视了山区区情,认清了山区在怀化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地位――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悟出了“靠山、出山、活山、富山”的深刻道理。在深入调查研究,访贤问能的基础上,地委、行署明确提出了“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的发展思路,把山地综合开发作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来抓 1986年,地委发出了23号文件,吹响了向山地进军的号角。一时间,全区上下掀起了山地开发的热潮,“造林热”、“种果热”、“放牧热”、“办电热”一浪高过一浪,往日平静的山地成为了人声鼎沸的开发主战场 怀化山区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支持。1988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怀化建立山区开发试验区。1990年,国务院批准怀化列入“全国农村改革经验区”,重点探索山区综合开发与改革的路子 改革:直面体制 创新机制 怀化的领导与群众高举改革试验区这面旗帜,围绕综合开发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大刀阔斧地、全方位地进行改革试验 大规模的山地开发热潮掀起来之后,遇到了土地、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不相适应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山地综合开发的深入开展 山地规模开发需要大面积集中的土地,而山地在山林承包中被分割得十分零碎,“一山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