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炳辉将军和国际友人罗生特
罗炳辉将军和国际友人罗生特
罗生特其人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1903年1月11日出生于奥地利莱姆贝格的一个犹太家庭,1927年获得维也纳大学综合医学博士学位
受工人革命运动影响,罗生特早年即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后因从事反帝活动而多次被捕,进而又由于反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被投入集中营。一年后,他被判限期出境,终生不得回国
在纳粹集中营,敌人的严酷刑罚不但没有使罗生特屈服,反而把他考验成为一个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他离开集中营时,纳粹党徒逼问他的去向,他坚定地说:“我要去中国!”那时候中国正进行着艰苦的抗日战争
1938年冬,罗生特来到上海,开设个人诊所。其间,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在沪采购医疗器械和药品,巧遇罗生特。经过多次接触,加上德国记者汉斯(逝世后安葬于山东临沂华东烈士陵园罗炳辉将军墓旁)的介绍,罗生特较多地了解了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反法西斯抗日斗争,于是主动要求参加新四军,到苏北抗日前线为新四军官兵服务。回到军部,沈其震向陈毅汇报了罗生特的情况和要求
1941年3月,沈其震带着陈毅的亲笔信到上海,邀请罗生特到新四军工作。21日,在新四军驻沪办事处的安排下,罗生特带着诊所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到达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
在新四军中,罗生特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辗转于军部、二师、三师和四师之间。1943年初,根据罗生特的申请,经陈毅介绍,罗生特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在新四军,罗生特一面投身于新四军的卫生工作,一面积极采访新四军中的传奇人物和新四军生活,打算撰写一部反映新四军抗日斗争和将领传奇的书
罗生特看罗炳辉练兵
1942年3月19日,在新四军二师卫生部长宫乃泉大夫的陪同下,罗生特乘船通过洪泽湖,来到安徽来安大刘郢新四军二师驻地,拜访罗炳辉
罗生特的到来,受到了罗炳辉师长和谭震林政委的热烈欢迎,他们亲自为他接风。罗炳辉还特地提枪外出打回了几只野鸭子
就在罗炳辉和谭震林为罗生特接风后几天,罗生特随师里的干部参观一个连队的日常训练
罗生特看到,战士们带枪瞄准时,都在枪筒上系着两块砖头。他了解到,这是罗炳辉练兵时的家常便饭,而且从未降低训练标准
罗生特不明白挂砖头训练的原因,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陪同参观的干部解释道:“这是罗师长的发明。这样训练可以增强臂力,从而提高举枪瞄准时的稳定性,保证射击杀敌时百发百中。”罗生特点了点头,说:“这个办法好!看来,罗师长的枪法一定是这么练出来的。”
罗生特还说:“中国共产党中真是人才济济。我最近在读赛珍珠用英文翻译的《水浒》,感到中国共产党里的这些英雄,他们有崇高的追求,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人生阅历,并且有着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作指导。同梁山泊的英雄们相比,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们更令人钦佩。”
罗生特重获传家宝
一次,罗生特在二师乘船去参加一个卫生工作会议。由于酷爱游泳,船行河中,罗生特脱下外衣便游了出去
到了目的地,罗生特告诉随行的人,在游泳过河时,他的一只怀表弄丢了。罗生特感到十分惋惜,因为他一直把那只怀表视为传家宝,未曾离过身的
警卫员将这件事告诉了罗炳辉。罗炳辉为此十分焦急,二话没说,第二天一早便派出一个擅长游泳的连,一个人挨着一个人,排成几行,在河道渡口附近搜寻
经过一番搜寻,那只怀表终于被战士们从河中捞了上来。罗炳辉专门请人修好怀表,派人送还罗生特。看着珍爱的怀表重新回到手中,罗生特说不出的激动
罗生特采访罗炳辉
在新四军二师期间,罗生特常在傍晚时分给罗炳辉测量血压,并在手术或给部队上课的间隙去拜访罗炳辉
罗炳辉经常应罗生特的要求讲述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自己三十多年来的军旅生涯。年少时的叛逆,青年时的勇猛;滇军的艰苦,北伐的硝烟,起义时的快慰,长征中的艰辛。面对这位真诚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炳辉无所不谈
罗炳辉在与罗生特谈及自己早期的军旅生活时,特别谈到自己反叛旧军队的历史。他说:“开始时我只看到白色人种对有色人种的剥削。我出生在中国南边的省份――云南,在印度边界上我见到由法国人负责的许多非常大的海关,我看到白人是如何殴打中国苦力的。以后,我到了香港,除了没有中国的国旗外,其它所有各国的旗帜都在旗杆上迎风飘扬。这些都是我青年的印象。另外,我13岁就结婚,16岁就做了父亲。在这段时期,我认识到,在中国社会,在我们自己人当中,必定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我出生在一个小农家庭,我们总是挣扎在饥饿的边缘,地主却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他甚至可以拆散他属下农民的婚姻,强行让农民的妻子做自己的情妇,只要农妇的丈夫按个手印就行了。他们不会写字,这些穷鬼,对于自己按手印证实什么就明白得更少了。并且,反正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在军队里这种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我是指在封建军队和国民党的队伍里),卖淫、淫乱、军官们和士兵们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