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和我国共产党深厚情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朴初和我国共产党深厚情缘

赵朴初和我国共产党深厚情缘XX年秋,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1907―XX年的漫长岁月中,他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初识中国共产党 赵朴初,1907年生于一个封建大家族,在家乡安徽省太湖县寺前河接受了启蒙教育。14岁时,母亲将赵朴初送到上海求学。1922年插班考入东吴大学附中。1925年,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赵朴初和同学们感到十分愤慨,也加入到游行大军,组织募捐,声援工人运动,抗议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1926年秋,赵朴初考入东吴大学读书。年轻的赵朴初亲眼目睹了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下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在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下广大农民蒙受的苦难,从而立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赵朴初母亲的义姐关静之的弟弟关之是上海著名爱国人士,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晚年投身佛教事业,与沈心师等人发起成立上海佛教居士林。赵朴初与关家同住觉园内,耳濡目染,并经常同和尚居士们一起讲经说法,谈禅论道。后来身体多病、心情不好的他也走上了佛教的道路。经关之介绍,赵朴初在上海佛教会担任秘书,同时在中国佛教会兼办文书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赵朴初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参与了不少抗日救亡的实际工作 赵朴初与中国共产党的情缘是从同学梅达君开始的。梅达君,1908年生,安徽宣城人。他们一起上东吴大学附中,一起考入东吴大学,而且是终生的好朋友。梅达君思想进步,在学校读书期间,就与中国共产党有所接触,对党有较多的了解。他经常向赵朴初讲党的故事,还给赵朴初看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等。共产党救国救民的思想,令赵朴初非常赞同 梅达君大学毕业后,也来到了上海,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与赵朴初常有来往。通过梅达君,赵朴初对党的情况又有了新的了解,知道了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他对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表示极大的同情,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的步步退让,激起了全国抗日军民的不满,全国欣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1936年,沈钧儒先生发起成立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要求各党派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国民党政府随后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七君子”,这给赵朴初以很大的震动,他对坚决主张抗日救国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敬重 投身抗日救亡 1937年七七事变后,形势越来越紧张,上海军民合办了一个“上海市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赵朴初任常务委员,驻会办公,兼任战区难民委员会收容股主任,全面负责难民的收容工作 “八一三”前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大批难民无家可归。赵朴初和朋友吴大琨等帮助成千上万灾民脱离险境,使之得到安置 第二天,慈联会负责人屈映光、黄涵之等几位老先生来了,听了赵朴初的情况汇报,看到国民党当局派驻“慈联会”的人员已无踪影,便在“慈联会”下设了一个“战区难民委员会”,统筹难民的收容救济工作,屈映光任主任,下设收容股、卫生股、遣送股等,赵朴初任收容股主任 面对大好河山沦入敌手,难民们同仇敌忾,强烈要求走上战场,报仇雪恨。赵朴初想集中青壮年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和军事训练,让有劳动能力的妇女生产支前。他的计划得到“慈联会”的批准,设立了“正大收容所”。中共秘密党员焦明来帮助赵朴初,组织青壮年难民白天训练,晚上学习。一个月后,第一批300名青壮年难民列队宣誓,赵朴初为他们壮行,由焦明带队,补充到正与日军浴血奋战的第三十六师,并立即投入战斗。淞沪抗战期间,他们先后组织数批青壮年难民上了前线 随着淞沪抗战的失败,上海沦陷,租界沦为“孤岛”,难民越来越多。“慈联会”所属的难民收容所共有50多个,收容难民50多万人次。那时,中共上海地方组织处于秘密状态,后来人们才知道,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曹荻秋、刘述周、陈国栋、韩念龙、杨堤等人,都曾在难民收容所得到过掩护和救助 1938年,赵朴初准备把一部分训练有素的难民送到新四军那里去。但是,如何将他们送出上海呢?赵朴初以“慈联会”的名义,向租界当局提出,让难民疏散到后方垦荒,支援抗战。租界当局对疏散难民表示赞同。经焦明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接洽,周密安排,第一批700多名青壮年难民,其中有共产党员40多人,顺利地到达新四军军部。此后,他们又陆续输送人员。两年间累计输送到新四军的有3000人左右。此外,还输送了一批积极分子到工厂和农村,以后也都成了革命的骨干 在抗日烽火中,赵朴初有幸认识了不少共产党人。他们的进步立场、坚贞骨气,他们铁肩担道义、慷慨赴国难的精神,鼓舞着赵朴初为救国救民做更多的工作 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 1945年12月,赵朴初和其他进步的知识分子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