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pdf

第T7朱 第1期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V01.17 No.1 20o8年1月 JOURNAL OF BEU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Jan.2008 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 王颖 幸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1 O01 02) 摘 要:中秋节是影响深远的传统节日,起源于祭拜月神、丰收秋报或文人玩月活动,至 明清时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俗大都围绕月亮展开,并有着丰富的文 化内涵。 . 关键词:中秋节 月文化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02(2008)01—0041-03 中秋节,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的、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寄托着世代国人盼望团 圆的愿望,承载着厚重的思乡思亲的真情。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别 称众多。因节期在八月十五 ,正是八月的二分之一,所以俗称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因中秋节 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 “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又因为传说唐明皇 在这一天夜游月宫,于是便称中秋为月夕。由于此夜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此回娘家的媳妇在这一 天必须返回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故又称为女儿节或团圆节。 一 、 中秋节的起源 、 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关于其起源大约有三种说法: 1.祭拜月神活动的孑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礼记 中记载 “天子春朝El,秋朝月。朝El以朝,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这既反映了远古人类对天象崇拜的遗风,又是帝王代“天”行使意 志统治臣民的一种手段。中秋祭月,开始是帝王的 “专利”,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 时节,对着天上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2.秋报遗俗说 作为农业文明大国,我国的许多传统节El皆与农事密切相关。古人播种时,要祀土地神以求丰收; 收获后,须祀社稷神以谢佑护,即 “春祈”与 “秋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作物成熟季节,各家都拜 }收稿日期:2007-12-15 作者简介:王颖 (1974一),女,黑龙江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①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1319—1374,台州黄岩人,元末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占 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 “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40 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从时令上说,中秋是 “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 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中就有描绘,“获之控捶,积之桌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椁 牡,有抹其角。有姒以续,续古之人。” 诗经·周颂·良相》收割庄稼的镰刀声此起彼伏,如同音乐 的节奏一样,各种谷物很快就堆积成山,从高处看像高高的城墙,从两边看像密密的梳齿,于是上百 个粮仓一字儿排开收粮入库。个个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妇女孩子喜气洋洋。然后,宰杀一头长着弯弯 双角的黑唇大黄牛,用来祭祀土地神和谷神 5.与南京有关 作为岁时节令,中秋节形成较晚,但玩月之举却由来已久,东晋时,南京 “牛渚玩月”,是流传至 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此举渐渐演化为中秋佳节。牛渚(安徵采石矶),汉时就隶属丹阳郡秣陵(今 属江苏南京市)。《续汉书·郡国志》说,秣陵县 “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东晋在南京(当时 称建业)建都,镇守牛渚的谢尚,在月夜泛舟于牛渚江上,听到有人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 咏史》诗, 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这个人就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到天明。当时谢尚是镇西将军, 地位高贵,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但由于对才能的尊重,他们之间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 障。袁宏也因为受到谢尚的赞誉,名声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