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优质化辅助方案-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doc

高职优质化辅助方案-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优质化辅助方案-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

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96年5月8日部授教中(三)字第0960509244號函訂定 97年2月4日部授教中(三)字第0970501506號函修訂 98年2月2日部授教中(三)字第0980501601號函修訂 99年1月26日部授教中(三)字第0990500387號函修訂 100年3月21日部授教中(三)字第1000505042號函修訂 102年5月7日臺教授國字函修訂 103年月日臺教授國字第1030046228號函修訂 壹、緣起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攸關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各層面的發展,提升教育品質不但是政府對國民的責任,也是國家對新世代的當然承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達喀爾行動綱領》(The Dakar Framework for Action)揭櫫:「教育是一項基本人權,也是參與21世紀迅速全球化的社會與經濟必不可少的手段。」顯見教育發展趨向已從過去卓越的菁英教育觀擴展為平等的全民教育觀,國民教育也由「基礎教育全民化」延伸至「中等教育全民化」。 教育基本法第11條明定:「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我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迄今已逾40年,長期以來,社會各界對有關延長國民基本教育有著高度共識與期待,然審視國民教育現況,仍存在城鄉差距、良莠不齊、資源不均、升學壓力過重等問題,還有少子女化帶來的學生數下降的隱憂。為提升後中教育品質、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進國家的競爭力及回應民眾共同期待,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已穩健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前置準備措施,包含「高中職優質化」、「高中職社區化」、「建立高中職評鑑輔導機制」等多項子計畫及其相關方案,各項前置準備措施並已發揮了砌磚奠基之積極作用。 技職教育過去對我國經濟及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隨著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過渡到技術密集,進而轉型為知識密集產業,高職教育必須符應未來人力需求,逐步調整其人才培育目標。因此,如何調整並強化高職課程、師資、設備及教學,一方面因應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人力需求,另方面提供普遍優質的高職吸引學生就近入學,以奠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基礎,則顯已成為高職當前重要的興革課題。爰此,本部乃擬定「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以下簡稱本方案),並與「高職學校評鑑實施方案」相輔相成,一則對各免試就學區高職之優質提升策略形成性襄助,一則總結性績效責任要求進行優質學校認證,全面提升我國高職教育之辦學品質。本方案自96學年度始開始推動,至102學年度止,合計已有146所公私立高職曾經接受本方案之輔助,對學校行政及教學效能提升、學生學習表現、學校與業界合作連結、以及建立學校務實致用特色等已具成效。 本於各區域高職應普遍均質和均衡發展,為我國相對學習弱勢地區營造更多優質學校,使所有具備潛力的學生得以就近選擇能培育一技之長的優質高職就學,減輕學生家長生活與經濟負擔,並振興地方產業發展;為此,繼續加強提升現有高職之軟硬體教育資源,促進高職進一步提升辦學品質,有效引導形塑學校特色,持續落實務實致用之技職教育目標,促進高職特色和卓越發展,實為研訂本方案後續辦理的執行重點,以落實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及優質銜接之理念,達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目標。 貳、目標 一、提升高職辦學品質,增進學生學習和生涯發展成效。 二、引導學校發展特色,落實務實致用與產學鏈結精神。 三、均衡地區教育資源,打造多元展才與適性學習環境。 四、促進高職卓越提升,深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理念。 參、辦理對象 學校評鑑各項目成績均達80分以上(達優質認證基準)之全國各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學校)。 肆、辦理期程 本方案自103學年度起分3期程辦理,每期程學校以辦理3學年為原則,第2學年及第3學年計畫經績效考核通過後續辦之。每期程計畫執行期滿,視辦理績效再行提出後續期程之3學年計畫。 伍、辦理原則 一、全面優質:持續強化學校師資、教學及設備,兼顧產業與區域發展,督促學校善用社會資源及參與社區發展等,提供學生優質及多元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適性發展,形成校務優、教師優及學生優之學校,以達學校全面優質化發展。 二、區域均衡:針對學校教育資源較為不足或類科設置較不均衡之區域,專案擇定區域內學校加以重點輔助,以平衡區域學校之發展,促進各區域學校優質化。 三、多元發展:促進學校結合地方特色發展,符應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目標,鼓勵學生多元學習,以激發學生潛能,使學生具備多元能力,建構學校成為多元學習的技職教育園地。 四、績效責任:依據申請學校計畫撰寫內容評選受輔助學校,獲選學校依計畫執行,並接受本部逐年定期評核經費使用情形與實施成效。 五、分期推動:採階段性、策略性推動,就擇定之學校分期程、分梯次、分年逐步實施,以達全面提升各校教學品質和發展特色之目標。 六、永續提升:方案計畫能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