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者生存 --达尔文 有微生物就有耐药性,有抗菌药就会出现耐药性。 耐药性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发现了耐药菌的产生。1941年用2万单位青霉素能够控制的感染逐步上升到用20万、100万甚至更高的单位才能控制,人们第一次把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 半合成抗生素的开发有力地解决了当时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但是,随着更多的抗生素广泛使用产生了 MRSA。细菌耐药性问题又被第二次提到了重要的日程。 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 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 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 耐药的几率越来越高 总之,耐药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正在为过度使用抗菌药而付出巨大代价 耐药性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耐药性增加 耐药性日趋严重复杂 新药开发困难 WHO报告 美国每年有4万死亡病例是由耐药菌所致,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中国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药,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 专家评论:最近25年来,FDA除批准利奈唑烷外,基本上无新抗菌药问世。为此,我们要万分珍惜目前临床正在使用、并很有效的抗菌药。(此药2000年问市,目前己有2%~3%肠球菌耐药) 。 患病 时间 危险性 流行 时间 其他人 费用 疗效 使患者患病时间延长 使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增大 使感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时间更长 使其他人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使抗感染的费用急剧增加 使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获得性耐受性 指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的作用。其耐药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获得新基因。依耐药程度又分为相对耐药(又称中间耐药)和绝对耐药(又称高度耐药) 先天性耐受性 指药物由于作用机制的限制而对一部分细菌不能产生抗菌作用。代代相传的,其耐药基因来自亲代,存在于其染色体上,具有种属特异性。 交叉 耐受性 耐药性在结构相似药物间传递所致。 假性 耐受性 体外试验无活性而在体内有活性,如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肺炎杆菌对氨苄/舒巴坦;铜绿假单孢菌对氨曲南可有假性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 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 低或消失的现象。 使用抗菌药物是形成获得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影响获得耐药性发生率的三个因素: 药物使用的剂量 细菌耐药的自发突变率 耐药基因的转移状况 机 制 举 例 1.产生药物失活酶 β内酰胺酶;钝化酶;一种细菌也可产多种酶 2.靶部位发生改变 PBPs改变使青霉素类耐药;S12蛋白改变使链霉 素耐药;DNA促旋酶或拓扑异构酶Ⅳ改变使喹喏 酮类(QNs)耐药 3.靶旁路系统 新建PB2`使甲氧西林对金葡菌耐药 4.代谢途径改变 如磺胺类耐药,细菌自己合成叶酸 5.膜通透性降低 膜孔蛋白丢失或形成生物膜(Biofilm), 如亚胺培南对绿脓杆菌耐药 6.膜泵外排 目前已知有5个家族、20多种外排泵,如转运抗生 素的内膜蛋白MexB、MexD;控制抗生素进出细胞的 外膜蛋白OprM;连接膜与外排蛋白的膜连 接蛋白MexA等,临床最有意义的是MexAB—OprM是四 环素、氯霉素、 QNs等最常见的耐药原因 1, 2, 3, 4,为专一性耐药,即对某一种或某一类抗菌药耐药,目前已成功得到控制;5, 6,为非专一性耐药,即广谱耐药,目前尚难以控制 细菌耐药机制示意图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定 义:耐甲氧西林、耐苯唑西林且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 耐药机理:MecA编码PBP2a及PBPs改变。 意义:对目前所有的β-内酰胺类耐药,通常对氨基甙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多重耐药。 治疗:1.MRS轻度感染:利福平 ,SMZ- TMP,环丙沙星; 2.MRS严重全身感染:首选万古霉素 * * 模板来自于 * * 模板来自于 * * 模板来自于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