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救教学test.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救教学test

中間鏤空立體圖 二、教學目標 主 題 □數與計算 □量與實測 ■幾何 □代數 □統計與機率 相關分年細目(97) 6-s-01能利用幾何形體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問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繪製立體圖掌握的解題策略 1 無法正確繪製立體圖。 2 無法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 3 無法掌握「先算全部體積,再挖掉空心部份體積」的解題策略。 五、教學規劃與實施 (一)設計理念 補救教學著重及時和適性,因此,筆者的補救教學規劃與實施主要分為兩個階段,首先針對個別學生之解題迷思進行分析,其次,採用「分解」「替代」適度提供各種線索及提示……… ●透過數位素材的展示,協助學生理解題意。 T:(教師秀出下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請看這個圖要挖掉多少個小立方體? S:要挖掉4+4。 T: 4+4指的是什麼? S:指的是中間要挖掉的部分。 T: 回到原來的題目,你知道要挖掉多少個小立方體嗎? S:知道,要挖掉12+12,兩層。 ●協助學生清楚說出自己的解題策略,發展後設認知能力。 T:空心部分是怎麼算出來的? S:一層是4×3×2=12,12+12=24。 T:很好,現在你要怎麼修改一下你的答案。 S:改圖就好,答案還是24,不用改。修改如下: 註:上圖左邊的小字是教師忍不住記下的學生解題歷程:從12+12(錯誤)到12+8(錯誤)到12+12(正確)。 ●教師需先知道學的問題在哪裡,才能找出適當的補救教學策略,教師透過問話掌握學生之迷思概念。 ●學生能掌握題意、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與體積計算策略。 ●學生能清楚說出自己的解題策略。 教學省思 關於「中間鏤空立體圖」的學習,學生的學習困難有層次之差異,分別為無法掌握「先算全部,再挖掉空心部份」之解題策略、無法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和無法正確繪製立體圖。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點,透過個別對話及補救教學之後,學生的迷思概念澄清了,能力也有所提升。 1.學生能掌握「先算全部,再挖掉空心部份」之解題策略 A10原來採用「先算出每一個面的立方體數量,再加起來。」之解題策略,此策略還需扣掉重複部分,對學生來說是困難的,於是引導學生先觀察自己在問題3所使用的的解題策略,也就是引導重新省思自己的解題思維,將舊經驗運用到新情境,進而嘗試進行問題4之解題。最後學生以「先算全部,再挖掉空心部份。」之解題策略,替代原來「先算出每一個面的立方體數量,再加起來。」解題策略,完成解題。從學生A10最後的評量表現,沒有畫圖,直接解題,可見其已能完全掌握此題型之解題策略。 2.學生能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 教師需先知道學生的問題在哪裡,才能找出適當的補救教學策略。首先,教 師透過問話掌握學生A14之迷思概念;其次,透過數位素材展示較簡易的題目,內容為4×4×4立體圖,挖掉2×2×2,協助學生理解題意,掌握「中間鏤空之立體圖形」的結構;最後,引導學生清楚說出自己的解題策略。學生A14帶給我的最大省思是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宜注意其解題記錄,不要只看答案;若有疑問,可以透過問話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解題思維,以便及早發現學生的迷思概念,予以導正。以學生A14為例,答案是對的,但是圖是錯的,還好有透過問話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解題思維,否則就無法發現學生A14的迷思概念了。 3.學生能正確繪製立體圖 學生A30因為無法正確繪製立體圖,以致無法正確解題;首先透過數位素材展示較簡易的題目,內容為4×4×4立體圖,挖掉2×2×2,協助學生理解題意,以掌握「中間鏤空立體圖」的結構;其次,透過數位素材展示,協助學生修正問題3的錯誤解題;由於高雄市博愛國小許俊文老師設計的「切一切」數位素材最大只能畫出4×4×4的立體圖,因此,在處理問題4時,秀出同學畫的6×5×4的立體圖,協助學生A30解題。最令人欣喜的是,學生A30在同學的協助下,學會了繪製立體圖,當然也能順利解題了。 本文以「中間鏤空立體圖」為例,針對學習困難提出的補救教學策略包含:透過問話掌握學生之迷思概念,並引出學生之認知衝突;透過問話協助學生理解自己的迷思概念為何;透過數位素材的展示,協助學生理解題意;透過同儕協助,引導學生學習繪製立體圖;透過對話引導學生清楚說出自己的解題策略等。總之,正因為學生的學習困難有層次之差異所以教師在實施補救教學時,宜注重個別化教學,有針對性要聚焦於學生的困難。如此,補救教學才能事半功倍。PISA評量試題於國小六年級之數學解題初探。2011年南臺灣教育 論壇。 樣本試題PISA。2011年1月2日,取自:.tw/。.tw/spc/drlusp_1/home.html。.tw/aspx/math_menu/add_source_rec.aspx?rec=150 2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