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 一、概述 1.定义 2.使用概括 全世界目前已经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已经有上千种,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药也接近一千种,制剂产品3000多种。 我国农作物常年病虫害发生面积达 35亿~40 亿亩次,全国有15 个以上省份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大量使用农药。 目前我国农药年产量已达4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杀虫剂产量占全国农药总产量的60%。 3.农药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按化学性质分类 按作用的方式分类 (1)按用途分类 杀菌剂:有机硫类、有机砷类、有机磷类、取代苯类、有机杂环类、抗菌类。 除草剂:季铵类、苯氧羧酸类等。 杀鼠剂:抗凝血类等。 杀螨剂、杀螺剂、杀卵剂、生长调节剂 (2)按化学性质分类 有机磷 有机氯 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 甲脒类 有机氟 (3)按作用的方式分类 触杀剂 胃毒剂 熏蒸剂毒剂 内吸毒剂 4.农药的毒性 除微生物杀虫剂基本无毒外,均具有不同毒性 混配农药毒性往往呈相加或相乘 4.农药的毒性 (1)急性毒性 有机磷类:恶心、呕吐、腹痛、大汗淋漓、瞳孔缩小、大小便失禁、抽搐等。 氨基甲酸酯类:恶心、呕吐、多汗等M样作用,类似有机磷农药中毒。 除虫菊酯类:面部感觉异常、皮炎、意识障碍、肺水肿 有机氯:严重者有阵挛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 有机氟:以神经、循环系统症状突出。 脒类:口干、口唇青紫、心悸、胸闷,出血性膀胱炎、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 醚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肝、肾损害 (2)慢性毒性 生殖发育毒性 致癌 免疫功能损伤 5.接触机会 二、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使用最广,用量最大。 品种多(超过100种)。 1.结构特点 1.结构特点 1.结构特点 1.结构特点 1.结构特点 2.理化性质 淡黄色或棕色油状液体(敌百虫为白色粉末状结晶); 类似大蒜臭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油和有机溶剂(敌百虫易溶于水); 遇碱易分解(敌百虫遇碱生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 3.毒理 (1)吸收途径 (2)代谢 (2)代谢 马拉氧磷,毒性增高(昆虫) 马拉硫磷 水解,毒性降低(哺乳动物) 敌敌畏,毒性增高。(昆虫) 敌百虫 二甲基磷酸酯毒性下降。(哺乳动物) (3)中毒机制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主要作用 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碱在神经系统聚集,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直接与胆碱酯酶受体作用:次要作用 (3)中毒机制 所有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全部运动神经纤维 (3)中毒机制 (3)中毒机制 (4)临床表现 (4)临床表现 潜伏期: 按农药品种及浓度,吸收途径及机体状况而异。一般经皮肤吸收多在2~6小时发病,呼吸道吸入或口服后多在10分钟至2小时发病。 发病症状:各种途径吸收致中毒的表现基本相似,但首发症状可有所不同。 经皮肤吸收为主时常先出现多汗、流涎、烦躁不安等; 经口中毒时常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时视物模糊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较快发生。 (4)临床表现 其他症状:中毒性肝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脑水肿等,中间肌无力综合征(中毒后2-7天)。 慢性中毒:多见于农药厂工人,一般症状较轻。 致敏作用和皮肤损害: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4.诊断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8-2002) 职业接触史 临床表现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 职业卫生调查资料 (1)诊断依据 (2)诊断分级标准 5.处理原则 5.处理原则 5.处理原则 5.处理原则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M胆碱受体拮抗药 M胆碱受体拮抗药-阿托品 主要竞争性阻断M受体,从而迅速缓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M样症状(呕吐、呼吸困难、流涎、大小便失禁、缩瞳等);大剂量可阻断N1受体,对中枢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对N2受体无作用,故对肌震颤、肌无力等无效;也不能使受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 主要应用于轻度中毒,可肌肉注射;对中度、重度的中毒应肌肉或静脉注射,但必须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并用,用量根据病情确定。 阿托品应用原则是早期、足量、反复用药,当达到阿托品化后再减量维持。阿托品化的标准是瞳孔散大、颜面潮红、腺体分泌减少、轻度躁动不安及肺湿罗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同时应尽早应用胆碱酯酶复活药,防止阿托品过量中毒。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M胆碱受体拮抗药 M胆碱受体拮抗药-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除阿托品外,其他M受体阻断药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也能对抗有机磷酸酯类毒物引起的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总务处主任述职报告PPT.pptx VIP
- Unit 4 Section A (1a~2e)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pptx VIP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1.pptx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pptx VIP
- (正式版)DB15∕T 2748-2022 《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docx VIP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文解析&逐句翻译课件(共1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制造业采购付款制度及流程设计.docx VIP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版).pptx VIP
- 含硅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新版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课件】海陆的变迁+课件+第一学期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