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诗歌中的洋教与洋俗(七).pdfVIP

清代文人诗歌中的洋教与洋俗(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l毒 a § _ 学者论道 请 丈人诗歌申 洋教与弹俗c七 文 ·徐晓 说起眼镜来 ,还有不少故事,有 “一代文宗”之称的阮元 (1764—1849),为官清廉,但在入仕之初仍然少不了依附权贵, 行阿谀逢迎之事。阮元初入翰林 ,一天,乾隆对和砷 (1750- 中写道: 1799)说: “眼镜亦叫瑗邈,朕今 日才得知。”和砷到翰林院对阮 近视人人戴眼镜 , 元说了此事,并强调皇上从不戴眼镜。过了段时间,翰詹大考,出 近视的人人人争相戴眼镜, 题便是 “瑗蘧”,阮元诗为乾隆所叹赏,被拔擢第一。尤其是最后 铺 中深浅制分明。 两句,拍马屁也算到了极致。此事在 瞑庵杂识》、 ((旧闻随笔)) 眼镜铺里度数深浅表分明。 等书中多有记录,下面就欣赏一下这首 瑗穗 : 更饶养 目轻犹巧, 再加上保护眼睛轻巧容易, 引镜能明眼, 戴上眼镜能使眼目明亮, 争买皆由属后生。 玻璃试拭管。 玻璃镜片小心地擦干净。 争先恐后地购买是年轻人。 佳名传瑷邀 , 取个好听的名字叫瑷蘧, 雅制出欧罗。 精美的制作出自欧罗巴。 与张子秋同时代的文人杨士安 ¨ 窥户穿双月 , 望着户外看透水天双月, (生卒不详),曾编纂了 都门纪 临池湛一波 。 靠近池塘边清澈荡微波。 略 一书,该书被誉为 “北京最早的 连环圆可解 , 镜片连在一起可以分开, 旅游指南”,他的另一本著作 都门 合璧薄相磋。 珠连璧合的薄镜磋磨成。 杂咏 ,收录他所作竹枝词百首,其 玉鉴呈毫字 , 漂亮眼镜使小字能看清, 中两首与我们这里的主题有关,我们 晶盘 辨指螺。 月光下能分辨手指螺纹。 先来看他的 ((玻璃 : 风中尘可障, 刮风的时候可以挡灰尘, 花上雾非讹。。 花上能看见雾并非讹传。 画堂春坐 日迟迟, 眸嘹奚须此, 眼睛视力若好何须如此, 春天坐在大堂太阳迟迟不落山, 瞳重 不恃他。 眼目光明自然无须靠它。 富贵人家得 自宜。 圣人原未御, 当朝皇帝至今还未使用, 有钱有势的人在家中逍遥 自在。 目力寿征多。 好眼力是长寿征兆之一。 不待揭帘知客至, 无须等到掀开帘子已知客人到, 嘉道年间还有一位文人张子秋 (生卒不详)所写的 续都门 疏窗嵌得是玻璃。 竹枝词 ,道出了眼镜在民间的普及的情形,一时间人人争诵,诗 原因在于宽敞窗户镶得是玻璃。 3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