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周丽娟
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周丽娟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生物系统的组学方法。它是通过分析生物体液及组织中所有小分子物质以研究有机体内物质代谢规律和健康状况。代谢组学术语在国际上有两个英文名, 即metabolomics和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Fiehn等通过对植物代谢物研究提出来的,认为代谢组学(metabolomics) 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单个细胞或单一类型细胞的代谢调控和代谢流中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从而监测机体或活细胞中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1]。目前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中药研究,本文对代谢组学在中药药理及中药体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代谢组学在中药药理中的研究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理学研究重点是确定药物效应基因组功能,并且从药物作用的靶基因或靶分子出发,阐明药物作用机制,为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科学依据。代谢组学目前在植物生理、疾病诊断、营养学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正成为研究的前沿领域。代谢组学在药理学的应用正逐步展开,并且在新药的药理评价、安全性评价和药物诱导的毒理研究领域等方面的研究模式和平台逐渐成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2~4 ]。而基于药物代谢、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药理模型识别和确证、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药理代谢组学研究也处于了起步阶段,表明代谢组学在药理研究中有巨大潜力,有望成为后基因组时代药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西方医学长期来把人体分割成许多独立部分,采取各个“击破”法,忽视了系统的整体特性,在慢性疾病研究方面难有根本性突破。而我国中医学蕴藏着系统论观念,强调用系统化、动态化、整体化的观点去认识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的平衡与失调问题,并通过合理配伍的复方药的不同成分,相互协同作用采用作用于多位点的多种药物或者复方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表现和不同症状动态调整药物组分和药物剂量,使失调恢复平衡达到治疗效果。但受技术手段限制中药研究一直没有取得更大作为。[ 5 ]代谢组学也是把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通过测定人体分泌的各种体液内代谢物的组成变化来认识和反映人体代谢网络在疾病和药物作用下的变化规律,这对于揭示复杂性疾病的机理和药物的代谢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也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非常吻合。我国研究者敏锐地感觉到将代谢组学技术溶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中药(尤其是复方)的整体性作用机制和疗效在系统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下将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挖掘”。现在我国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与代谢组学之父Nicholson教授及其研究人员结成了合作研究关系共同展开中药的代谢组学研究。已有研究人员应用代谢物组学方法对钩藤等多味中药组成的多动合剂的药效机制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给药动物血清中多种内源性神经递质(ACh、DA、52HT等)的动态变化,从而发现了具有疗效的生物标记物,认为药物的整体作用所产生的生物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是其药效的基础物质,证明多动合剂的作用机制与DA受体有关[ 6]2、代谢组学在中药体内的研究 与其他组学相比,代谢组学研究的对象是基因和蛋白作用的最终产物,因此更能反映生物体对药物的最终反应。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看,生命体所产生的疾病是因其基因调节和蛋白质网络被“扰动”而致,这一被“扰动”可通过生命体分泌的体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组的改变而反映出来。中药(尤其是复方) 进人生命体后,起效的是中药中的原形成分或代谢产物,或与机体作用形成的新成分,三者构成体内中药成分的代谢物组。而中药代谢物组通过多靶点、多系统,协调干预人体内源性代谢物组来治疗疾病。中药代谢物组的作用都会反映到各种生物学途径上,对内源性代谢物组中某种或多种物质的浓度和比例发生变化[7]。2. 1 中药活性成分的代谢研究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各活性组分,将其进行功效的比较。如Lin 等[8]在使用抑制抗坏血酸FeCl2 造成大鼠的脂质过氧化,后给予白花蛇舌草抗氧化。发现白花蛇舌草的三种成分[ Hedyotis dif2fusa ( HD) 、Hedyotis corymbosa ( HC) 和Mollugo pentaphylla(MP) ]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不同,使用电子自旋共振分析大鼠肝脏匀浆发现HC 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强。车庆明等[9 ]从口服黄芩苷的人尿液中,发现并鉴定了3 个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证明黄芩苷苷元是主要药物代谢产物的中间体,它们在体内共存,构成黄芩苷的药效。2. 2 药物体内代谢部位的研究 即观察药物中有效的成分或其组合,在体内具体的代谢作用部位的研究。雷厉等[10]首次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轴压比下RC框架柱的变形特征以及滞回研究 吕西林的不错,变形分析.pdf
- 高职数学建模基业长青的探索与实践.ppt
- 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活塞风计算方法_史宪明.pdf
- 高速铁路在长隧道里空气动力阻力和波动效应的缓和(英文).pdf
- 高频高压静电除尘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_刘帅.pdf
- 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刘素文.doc
- 龚以帅 英文原文 DC GENENRATORS AND TRANSFORMER.doc
- 黄脸油葫芦的鸣声结构及行为分析_直翅目_蟋蟀总科_.pdf
- (co-condensation铅可再生)Adsorption of lead from water by thiol-functionalized SBA-15 silicas.pdf
- !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的设计.pdf
最近下载
- 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参公管理企业编制.doc VIP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关键SOP、一般SOP示例.pdf VIP
-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3版):热作用特种加工技术PPT教学课件.pptx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新工艺及关键技术.ppt VIP
- 社区矫正心理测试.docx VIP
- 西双版纳傣自治州“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