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万里诗味论试析
杨万里诗味论试析
吴树波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杨万里的诗味论,既借鉴了前人(尤其是司空图)的相关理论,也有 自己的创新与发展。他首次
将 味“”这一美学范畴提升到诗歌本体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强调 了诗与文的区分,对诗歌的创作主体
和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对 “味”的涵义的理解上,杨万里突破了司空图和道家美学思想的影
响,其所谓 “味”除了指某种超 出词意之外的隽永悠长的审美情趣外,很多时候也指寄寓劝讽之意的含
蓄蕴藉之味,因而也体现了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继承。
关键词:杨万里;味;诗味论
自西晋陆机在 文《赋》中提出诗歌不可 “阙大羹 照诚斋的意见,诗应该像茶才行。……不
之遗味”,第一次将 “昧”作为诗美来追求之后,以味 是要就把词意迳直浅露地摆在表皮、浮面,而
论诗者代不乏人。南北朝时的刘勰在 文《心雕龙》中 是要将词意酿化而成一种具有深度的 “味道”,
多处以“味”为标准评价诗文内涵,随后钟嵘在 《诗 须使读的人经过涵咏玩味才能领略感受。而领
品序》中以滋“味”为中心建立起 自己的诗歌批评理 略感受之下,却又说不出,道不得 ,也无法传达
论。到唐代,司空图在 《与李生论诗书》中又踵其事 给别人。这才是诗的艺术,诗的力量。……这才
而增其华,提出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当是有 “近而 是他说 “去词去意而诗有在”的真意旨,并非是
不浮,远而不尽”的 “韵外之致”和 “味外之旨”1【]。宋 真正主张作诗连词句也不要考究、连意思也不
代以味论诗者更多,欧阳修、苏轼、范温、杨万里等 要存在的一种 “空”物而已。[4]fP.15-1o)
人均有相关论述,其中尤以杨万里的诗味论表述得 司空图在 与《李生论诗书》中曾以醯、鹾为喻,指出
最为集中与详赡。 它们的味仅止于酸与咸,而诗歌之审美特征当在具
杨万里的诗味论 自是在吸收与借鉴前人相关 有 “酸咸之外”的 “醇美”之味1]【。杨万里以饴、茶为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却不乏创新与发展。首要 喻,与司空图如出一辙,显然是受了后者的影响;
的一点即在于他首次将 “味”这一美学范畴提升到 “去词去意而诗有在”云云,颇近于司空图所谓 “韵
了诗歌本体的高度。杨万里在 《颐庵诗稿序》中有一 外之致”和 “味外之旨”,也即其在(--十四诗品 ·含
段著名的论述: 蓄》中所说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但这里有两点
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日:善诗者 值得注意:一是杨万里的论述是对 “夫诗何为者
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日:善诗者去意。然 也?”这一问题的回答 ,因而具有诗学本体论的高
则去词去意,则诗安在乎?日:去词去意而诗有 度,而司空图的 “韵味”说则限于一般地讨论诗歌的
在矣。然则诗果焉在?日:尝食夫饴与荼(即茶) 审美特征与境界。二是杨万里将诗分解为 “词”、
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荼 “意”、“味”三个要素 ,并认为只有 “味”才是最根本
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 的,其对诗之审美特征的突出与强调较司空图更为
是而已矣。闭(誊十三赜‘庵诗稿序)) 明确具体 ,也启发了后来严羽在 沧《浪诗话 ·诗评》
杨万里认为诗之所在既不是词 ,也不是意 ,而是去 中对诗之 词“”、“理”、“意兴”的划分与论述 ”。
词去意之后所剩下的某种质素。这种质素也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