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州附城湿地鸟类资源调查分析
雷州附城湿地鸟类资源调查分析摘要: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是湿地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文章通过对雷州附城湿地鸟类的调查,指出了当地鸟类面临的威胁,并对当地鸟类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雷州附城;鸟类;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Q958.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88-2
雷州半岛的鸟类资源丰富,每年有大量的候鸟从我国的北方经过这里,在此地停歇加油。因此,这里也是鸟类的重要国际通道。雷州附城镇是雷州半岛鸟类栖息的一个重要地点,2009年5月1-7日,笔者对此地进行了调查。
1 调查地自然概况
附城镇位于雷城东端,地处东洋平原,东临南海雷州湾,西靠雷城,北与沈塘镇接壤。东部沿海有3万多亩滩涂。面积121.3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0°38′49″-20°41′51″,东经110°20′50″-111°17′4″。本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路线调查和高位定点及直线统计相结合方法,对红树林带、堤岸、农田、鱼塘、荒废裸地等生境带采用路线调查法进行统计,调查行进速度约1 km/h,调查宽度约50m,对在泥滩和海面觅食、栖息的鸟类采用高位定点观察和直接进入泥滩观察的方法统计绝对数量。调查时记录时间、地点、鸟类的种类、数量、栖息的生境类型、表现行为(觅食、休息、繁殖)等[1-2]。
鸟类的优势度等级根据频度指数(RB)判定:RB=d/D×N/D式中:RB为频率指数;d为遇见该种鸟类的天数;N为遇见该种鸟类的总数量;D为调查总天数。RB在10以上为优势种(++++),5-10为常见种(+++),1-5为少见种(++),1以下为偶见种(+)[3-5] 。
3 调查结果
4 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的鸟类中,是以鹭类、?类为优势种,大部分鸟类仍以红树林湿地为主要栖息地,但人类活动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已使农田鸟类和居民鸟类入侵。
5 保护建议
5.1 加强法制建设
应切实贯彻《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厉打击非法捕鸟、经营、贩运、倒卖和走私鸟类及其产品的案件。
5.2 加强对鸟类栖息地的保护
种植和养殖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物,也造成鸟类觅食地的污染。应对沿海滩涂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避免因不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污染对沿海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盲目扩大开发规模的行为,是导致湿地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适度规模”应是湿地未来开发利用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今后应严格制止对较高生态位的湿地开发,对改变自然景观和利用途径的开发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生态恢复、重建替代方案,并确保实施。同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要逐渐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改变用开发湿地的方法来补偿耕地面积减少的局面,对鸟类的重要栖息地,要严格控制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以确保湿地生物有足够的栖息、觅食和活动空间。
5.3 加大鸟类保护的宣传力度
湿地鸟类的保护有赖于当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目前当地的鸟类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还处于滞后状态,普及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造成公众对鸟类的保护意识薄弱,乱捕滥猎现象经常发生。当地还有进食野味的习惯,这对鸟类也造成威胁。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周边居民的交流和沟通,让当地居民了解鸟类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附城湿地鸟类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也才真正促进附城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其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 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10,157-177.
[2] 邓巨燮,关贯勋,徐利生.深圳市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的鸟类及无脊椎动物调查报告[J].生态科学,1986,1:44-50.
[3] Earles S.Birds of Mai Po Marshes[J].Birds International,1990,2(3):11-21.
[4] 王勇军,刘治平,陈相如.深圳福田红树林冬季鸟类调查[J].生态科学,1993,2:74-84.
[5] 宋晓军,林鹏,苏文拔.我国红树林区的动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中国湿地研究和保护[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3-101.
作者简介:刘一鸣(1982-)男,黑龙江鸡西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助理工程师,在职硕士,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和管理。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