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九十岁老医师的独白
54
杏 林 隨 筆
一位九十歲老醫師的獨白
文、圖/林灶烈 整理/張倍禎* 彰化市三林診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我今年九十歲了 ,感謝老天爺對我的厚愛 ,至今
仍耳聰目明 ,還能看診 。「阿灶仙」是人們對我的暱
稱 ,五十年代的農村社會 ,醫生很少 ,交通不便 ,醫
生到病人家看病 (往診)是家常便飯 ,有時一天要往
診好幾趟 ,因此買了一部摩托車當代步工具 ,那個時
候家裡有腳踏車的人已經很稀罕了 ,更不用說摩托車
了 。每次 「往診」騎摩托車經過時 ,總有一群小朋友
追著跑 ,現今 ,彰化有許多四 、五年級生的童年 ,是
在追逐我的摩托車中度過 。
作者與外孫女張倍禎(1986年攝於日本)
我出生彰化市郊的茄苳腳 ,純樸的一個小村莊 ,
父親林通流先生是當地的望族 ,林氏子孫中曾有人高中 辛酸 。母親不忍我小小年紀就流浪在外 ,隔年打聽到
秀才 、家世風光一時 ,父親英年早逝 ,得年49 ,他生前 彰化親戚開的磺溪醫院缺外科助手 (親戚都是有錢
養尊處優 ,死後卻極盡蕭條 ,因為留下的三甲多土地被 人 !一笑 !),立刻急電將我召回家鄉工作 。當時磺
兄弟瓜分 ,遺下2 1名子女 (同父異母所生),最小的還 溪醫院生意非常好 ,求診的患者來自四面八方 ,有如
在襁褓中嗷嗷待哺 ,孤兒寡母受盡欺凌 。此時 ,家中大 過江之鯽 ,以外科小手術居多 ,在這裡我學到很多的
小事情全靠母親一人張羅 ,食指浩繁 ,三餐不繼 ,處境 獨門訣竅 ,無形中對我未來的醫師之路幫助很多 。更
堪憐 ,母親趙英女士 ,出身書香世家 ,遭此遽變 ,不吭 重要的是十八歲那年 ,邂逅了內人- 陳阿專女士 ,她
一聲 ,展現無比的毅力 ,肩負起全家的重擔 ,以她擅長 是護士 ,心地善良 ,善解人意 ,我們很談得來 。從相
的女紅 ,替人裁衣 、縫衣 、補衣 、編織大甲帽…等等 , 遇 、相識 、相知 、相惜到相愛 ,交往三年仍不敢去提
日以繼夜的工作 ,賺取蠅頭小利 ,只為圖一家溫飽 。長 親 ,因為薪水有限 ,不忍加重母親的負擔 ,後來還是
期累積下來的辛勞 ,使得視力大減 ,手指變形 ,脊椎嚴 母親拿出外婆給她最珍貴的一對手鐲 ,才訂下這門親
重受損 ,卻仍無一句怨言 。對待子女一視同仁 ,沒有所 事 。又拖了三年多 ,還是無力娶親 ,引起旁人議論紛
謂的親生與非親生之分 ,母親一生無怨無悔的付出 ,任 紛 ,甚至連她的父母都揚言要退婚 ,若不是內人不離
勞任怨的奉獻 ,為林家犧牲打拚的傳統美德 ,至今仍為 不棄一再安慰我 ,人窮志不窮 ,可能我也要放棄了
鄰里津津樂道 ,是我們兄弟姊妹的好榜樣 ,更是激勵我 (還好當時沒有打退堂鼓 ,才有今天)。最後母親東
奮發向上的原動力 。今天 ,我在彰化算是有一點立足之 挪西借 ,總算湊了180元大洋 ,買了一張檜木做的紅眠
地 ,母親功不可沒 ,也是影響我一生最深的人 。母親一 床當新床 ,勉強得以完婚 。新婚之夜才發現紅眠床的
生勞心勞力 ,付出心血 ,辛苦持家 ,即使竭盡所能好好 兩根柱子都被蟲蛀了 (可見不是檜木 ,被騙了),現
孝順她後半輩子 ,仍難彌補其萬一 。因此結婚後雖有兄 在回想起來 ,實在好氣又好笑 ,我的處境已經有夠悲
弟 ,但仍堅持母親與我同住 ,晨昏定省 ,三代同堂 ,含 慘了 ,又遇到黑心的商人 ,唉 !屋漏偏逢連夜雨 。
飴弄孫 ,家庭美滿和樂 。直到民國77年 ,母親以88歲 婚後 ,孩子接二連三地出世 ,生活更加拮据 ,
高齡辭世為止 ,總算沒有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 想當醫生的念頭還是蠢蠢欲動 ,可是卻仍遙遙無期 。
親不在」的遺憾 。 老天有眼 ,機會終於來了 ,由於對日抗戰八年 ,大陸
小學在阿夷國民學校就讀 (現已改為泰和國 許多醫學院學生 ,流離失所 ,沒辦法好好讀書 ,無法
小),每學期都是第一名 ,當醫生是我的志願 ,人生 畢業 。為了彌補這個缺憾 ,南京考試院特別頒佈甄試
無常 ,父親驟然去世 ,阻斷了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