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明代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缘明代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

有缘明代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中国古代的白瓷,历来令人注目。 唐以来,史有“南青北白”之说,更有邢窑、定窑和巩县窑之盛名。而元以降,景德镇窑名品辈出:元枢府釉瓷,是迄今唯一可认定的元代宫窑瓷器。及至明代永乐,白瓷又有大刀阔斧改进,釉汁肥腴如羊脂,最下工夫的当属胎的薄度,薄得能透影,号称半脱胎。还有甜白釉,釉色白中泛灰、或略为泛黄,给人一种甜滋滋感觉,遂有“甜白”、“奶白”和“填白”之称。因为永乐白釉瓷胎薄,故成品率极低,“在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中,永乐前期地层中98%以上的出土物竟然全部是白瓷”。正由于永乐皇帝的这种特殊喜爱,致白釉器在宫廷祭祀、法事、日用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加强,并使白釉器最终成为明清御窑厂必不可少的―项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品种。例如明宣宗洪熙元年,朱瞻基初嗣大统,数月内竟连下三道制作白瓷祭器的圣旨和御批;又例如清咸丰时期,尽管国力衰弱,御窑厂基本停烧,唯分置于北京景山“寿皇殿”和故宫“奉先殿”所用祭器除外。《清档》记载:咸丰二年传令烧制的白釉樽、爵、镫和大小盘、碗类,皆为奉先殿祭祀所用。数量则微乎其微,有的品种只烧几件,最多的也只有四十件。 由此可知,明清两代,白釉瓷的功能与意义非同寻常。尤其是在明早期,名闻遐迩的“永乐年裂”四字年号款,只出现在青花压手杯、祭红和白釉器上,可见白釉瓷在宫中的地位。 经验靠积累熟能生巧 自1992年笔者得到一件底落“大明嘉靖年裂”两行六字青花楷体款的暗刻云龙纹白釉罐后,对于元明清龙纹和甜白釉瓷的研究兴趣倍增,加上手上有多件明清龙纹参照物,结合资料,竟然亦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参见《收藏》2003年第7期《历代瓷器龙纹浅议》和第12期马广彦《阿申之路一一古瓷鉴赏家高阿申成功经验剖析》)。 上世纪末,笔者还有幸得到一件底署青花“大明弘治年裂”楷体款的白釉涩胎龙纹盘。盘子老气纵横,釉汁晶莹、釉而光整、色泽白中闪青。盘内心光素、外壁饰对称两条颇具动感的五爪行龙,龙纹露胎、刻画细腻,有明代征貌。笔者起初并不能排除其为明代之物,之所以最后定其生产年代为康熙朝,是因为盘的外底面平坦;器底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裂”款识的书写风格亦与弘治朝有异,故从其整体所反映的时代风貌来看,当属康熙朝摹仿品(参见高阿申著《瓷器收藏宴鉴p92)。 当今时代,收藏不只成为文化,还被真正视为一种高雅活动。大兴博物馆和文件产业便是见证。无奈粥少僧多,古董价格飞扬,赝品充塞市场,“捡漏”似已成天方夜谭。然而,笔者两月前以4.48万元人民币(含佣金)从嘉泰拍卖行拍得一件明正德白釉暗花涩胎龙纹盘,公允地说,亦可谓是一次差价悬殊的捡漏。 此盘撇口、弧壁、底微塌、圈足,高4.8厘米、口径21.3厘米、足径1206厘米。盘的内心绘云龙纹,外壁饰海水龙纹,底落青花双圈“大明正德年裂”两行六字楷书款。付款取货时,瓷器鉴定专家钱伟鹏碰巧在旁,他说这个白釉龙纹盘,国外的价格可达30万至35万元人民币。钱伟鹏先生系我国首批选派驻海外的文博专业人员,往返于世界各国和大拍卖行间,对于瓷器行情他十分熟悉。而此前一些拍卖成交纪录亦清晰表明,该类盘的国内价位在20万元左右;国外在30万至40万元人民币之间,而且,拍品历来稀缺。 20多年来,笔者集古瓷一千余件,大多系地摊上觅得。最近几年,为充实品种或当教材,每年要从拍卖行买上一些。这些拍品给同行看后,给出的价格都较高,若当时转手,即可翻上一两番。由此可见,适合各种层次需求的拍卖行,原本就是个觅宝的好场所。须正视的是,参拍者需有实战经验,要不,只能算盲目投机或摆谱!笔者曾见识过几位穿着时髦的参拍者,他们把一件市面上习见的普通的晚清日用器,举拍到5万多元。这勇气和高出物品数十倍的竞价,理所当然地赢得了满场的喝彩。 鉴瓷贵在举一反三 鉴定瓷器时、尤其在课堂上,笔者有时会问问持有者:“买这件器物的理由是什么?”掏钱买古董,应该有个说法(当然,若鉴定为赝品,笔者更当给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是你对器物承载信息的认识。能讲出一两条理由的,说明入门了。说出的理由多,又能与器物特征吻合,属真懂,否则很可能在瞎买! 龙是中华民族的软征,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所以,各朝各代的龙纹,变化一般都较大。就连陶瓷界有“嘉万不分”之说的嘉靖与万历朝,尽管两朝有许多纹饰通用,却在龙纹上差异明显,并让人一目了然:嘉靖闭嘴龙多见;万历惯见张口吐舌之龙。 至于明清两代的龙纹,于绘画上的差异也就更大(详见2009年《检察风云》第17期之《元明清龙纹》),即便在纹饰上仿明仿得最到位的康熙朝,其釉而光整、晶莹平滑、白中闪青、盘的外底面平坦,显示出康熙朝的时代特征外,所模仿的明龙,亦带有不少康熙气息。我们从明弘治或正德的龙纹上可见:其画法颇具特色,双眼圆睁,置于一侧,仿佛龙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