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坝防渗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终稿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枢纽建筑物布置 1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2.1原材料性能及技术条件比较 3
2.2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 4
(2)水灰比的确定 6
(3)砂率的确定 6
(4)骨料级配的确定 6
3 试验方法 6
4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其结果 7
4. 1混凝土配合比试件要求: 7
4. 2混凝土配合比环境条件要求: 7
4. 3混凝土配合比检测依据: 7
4. 4混凝土配合比主要仪器设备: 8
4. 5室内试拌试验 8
4.6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 1
4.7 配制强度的确定 10
4.8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的确定 11
5推荐的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12
6 混凝土配合比使用条件 13
6.1 水泥 13
6.2 砂子 13
6.3 坍落度 14
6.4粗骨料各级比例的确定 14
6.5 外加剂 14
6.6衡量 14
7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4
8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试验检测 16
8.1 原材料采购 16
8.2 原材料质量检测试验 17
1.概述
1.1工程概况
长河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为大渡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10级电站,工程区地处大渡河上游金汤河口以下约4km~7km河段上,坝址上距丹巴县城约85km,下距泸定县城约50km。大渡河为不通航河流,工程区距铁路线较远,公路有省道S211线从工程区通过,并在瓦斯河口与国道318线相接,可较方便地连接外围交通干道及大、中城市,交通较方便,周边有成都、眉山、雅安以及乐山等重要城市。
长河坝水电站是以单一发电为主的大型水库电站,无航运、漂木、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工程为一等大(1)型工程,挡水、泄洪、引水及发电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电站采用水库大坝、首部式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开发。电站总装机容量2600MW,水库正常蓄水位1690m,具有季调节能力。
1.2枢纽建筑物布置
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大坝、泄水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拦河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1697.00m,最大坝高240.0m,坝顶长度502.85m,坝顶宽度16.0m,上游坝坡1:2,在1645.00m高程处设5.0m宽马道,下游坝坡1:2,在1645.00m、1595.00m、1545.00m高程处各设5.0m宽马道。大坝心墙底高程1457.00m,心墙顶高程1696.40m,心墙顶宽6.0m,上、下游坡均为1:0.25,高程1457.00m处宽125.70m,与两岸接触部位采用水平厚度3.0m的高塑性粘土,上、下游分别设反滤料,上游反滤水平厚度8.0m,下游反滤层共两层,为反滤层1和反滤层2,水平厚度各6.0m,总计厚度12.0m,上、下游反滤料与坝体堆石之间均设过渡层,上、下游过渡层水平厚度均为20.0m。
心墙范围内的覆盖层基础进行固结灌浆,深5.0m,梅花形布置,间排距2.5m×2.5m。心墙下部河床覆盖层设置2道间隔14.0m的混凝土防渗墙防渗,上游墙厚度1.4m,下游墙厚度1.2m,心墙底面1457.00m高程以下最大墙深约50.0m。上游防渗墙与心墙间采用廊道式连接,上游防渗墙下接帷幕灌浆,墙下帷幕灌浆最低高程1290.00m,最大深度约117.00m;下游防渗墙与心墙间采用插入式连接,防渗墙插入心墙深度约15.00m,下游防渗墙下接帷幕灌浆最低高程1397.00m,最大深度约10.0m。基础灌浆廊道及混凝土刺墙周围采用高塑性粘土。
混凝土设计指标见表1
混凝土设计指标 表1
技术指标 龄期(d) 28 90 180 360 抗压强度(MPa) ≤30 ≥45 ≥50 ≥55 弹性模量(Gpa) ≤28 / ≤35 ≤40 抗渗等级(W) / W12 / / 抗冻等级(F) F50 / / / 混凝土物理特性要求如下:
1) 混凝土入孔时的坍落度为18~22cm。
2) 扩散度为34~40cm。
3) 坍落度保持在15cm以上的时间应不小于1h。
4)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不小于6h,终凝时间不宜大于24h。
5) 混凝土的密度不小于2400kg/m3。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原材料性能及技术条件比较
用于工程中的原材料,项目部经多方考查综合对比,并对厂家的资质等进行了评审后确立了质量生产稳定、生产能力满足要求的可靠的厂家作为工程原材料的供应方,从而在源头上对工程质量提供了保证。原材料进入工地以后,建立材料的标识,并及时送检工地试验室,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用在工程上。
(1)水泥。本工程使用的水泥是由四川峨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从抽检情况看,水泥比表面积均值330m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