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应收账款科目看往来账弊端消除
从应收账款科目看往来账弊端消除[摘要]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应收账款数额的日益庞大,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危害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如何消除乃至减少应收账款的种种风险,迫切需要企业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风险。
[关键词]应收账款,表现形式,风险转移,往来账,弊端消除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5.5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剧增的应收账款数字,触目惊心,严重破坏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链条,成为企业无法摆脱的困境。资金不活,导致企业步履艰难的困境。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根本原因
企业应收账款激增追溯起来是有其原因的:一方面是市场的原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考虑,有占领市场的因素,被迫采用赊销,无奈用信用的方式去笼络客户,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利润空间,购买该产品的客户并不总是诚实守信的,三角债很多不是买方无钱积累的,而故意拖欠账款成为后遗症,欠债光荣成为潮流。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买卖双方,你的产品有买方,自然生产产品的原料就有卖方,你欠别人的原料款,别人就可能欠你的产品款。互相欠款,日积月累,坏账无法避免。谁也不想赊销,但又不能杜绝赊销。完全交钱提货的经营方式无法实现,销售出去喜出望外,产品销售出去了,即使不能及时回笼资金,但总是业绩,应收账款比现金销售的流动性虽然差,却是企业资金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收回资金,企业流动性又增强了。有市场竞争必然有赊销风险,这是即矛盾又统一的经济行为。
二、应收账款的舞弊表现
第一、会计账户设置时设下埋伏
账户的隐患“险于明火”,主要症状为:1.不设应收账款明细账,将乱七八糟的债权都记入应收账款总账,这债权是不是应归入应收账款,随意性大,债权人无法核实也是漏洞百出,看似有账,查无其人,2.有的把不属于应收账款范围的往来款项也划拉到该账户内,企业有些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不正常的经营活动通过这个手段试图掩盖。
第二、混淆会计核算的界限
主要表现为:1.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和使用范围会计法、会计制度、补充规定都有板有眼,而企业有时候是无意之中混淆,有时候却是有意混淆。如此而已,核算内容就必然失真,2.有的单位将应收账款的经济业务以外的其他科目错误的列入应收账款处理。如将应收票据列作应收账款业务、将其他应收款列入这个科目,这叫“鸠占凤巢”;3.有的单位明知故犯,虚构应收账款业务,本意是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粉饰经营业绩,目的无非是为上市、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等虚张声势。4.应收账款业务发生了,不进行核算,不核算,自然无账可查,目的是想虚减收入,虚减利润,偷税漏金;众所周知,收支相抵,就是利润,收入虚减,利润自然少,由此算出的所得税等就少。5.有的业务中本是现金销售,货款已取得,却不列现销,列入应收账款.将货款用于他处,账外循环,或积累到小金库。6.有的部门和财务人员擅长移花接木的手段,将股票、债券等长短期投资收益纳入应收账款范围,行偷税之实。
第三、非积极的态度对待到期本应收回的应收账款
这样的企业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的确存在。1.有的单位的经办人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欠债人使以许诺或给予好处费,即使账款到期,催收工作也不积极,借口是“钱也不是我的,何苦去催”,“催回了我也没什么好处”。责任心的缺乏,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闻不问;蒙蔽领导,领导也只了解财会报表中一个应收账款总数,至于谁欠的,也不知道明细。2.有的个人故意将已收回的应收账款,先不忙着结转,反正是挂账长短,也没有人去关心,公款私用泛滥成灾,炒殷、炒房、外借,无人过问,不出事就随意使用。
第四、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做手脚
折扣销售是普遍存在的经济手段,折扣有现金折扣与商业折扣之分。在实行现金折扣的大前提下,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应该采用总价法,即应收账款按抵减销货折扣前的总额作为入账基础。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中,有的单位往往采取净额法入账,税务局不来稽查,无人发现,年终报表审计是抽样调查,发现问题的几率也不大,纳税能推迟就推迟。倘若数额巨大,企业资金周转自然就更迅速。
第五、上下年结转时的手法
会计制度规定了按部就班的启用新账、封闭旧账的制度,有余额的账簿,旧账都有“结转下年”、新账有“上年结转”章。除去收入类结平,资产类大多是转下年的。在本年度结束时,结转单位随意性地将某账户或几个账户的余额分解或合并到下年度新账的一个乃至几个账户中去,不必进行走账处理就可以达到其某种目的。会计人员所谓的“造账”、“做账”,有时候是违反制度的。如:某企业拨给食堂的310000元业务招待费支出,本应按照部分和业务性质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