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能源科学研究动态2015年第3期 - 中国沼气网
生物能源科学研究动态
(2015年第3期,总第3期)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2015年8月14日
PNAS: 生物质高效制氢新技术:通过体外代谢工程的混合糖利用
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新型交通工具中有巨大应用潜力。通过传统的热化学法和电解水法来制取氢气成本较高,利用太阳能来电解水制氢的方法因转化效率低下而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生物质(种植业废弃物)是在全球各地广泛分布的资源,其主要糖成分为葡萄糖和木糖,约占植物细胞壁可发酵糖类的90%。但是,用微生物发酵高浓度糖液的方法制氢常常会由于碳异化作用阻遏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据测算,微生物发酵法中每摩尔葡萄糖最多产生4摩尔氢气。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科学家为首的研究团队近日报道了一种能在生物体外通过酶作用廉价而高效制取氢气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在理论上能达到每摩尔葡萄糖产生12摩尔氢气的效率。这一成果发表在2015年4月6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玉米秸秆为原料,首先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为纤维素和木聚糖等多糖,并用商品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混合物将多糖混合物水解成葡萄糖和木糖等单糖。接下来用磷酸酶将单糖磷酸化,在两种脱氢酶和一种加氢酶的作用下并在还原态NADPH为底物的环境下,6-磷酸葡萄糖脱氢氧化产生氢气。氧化后的产物能进一步转变为5-磷酸核酮糖和5-磷酸木酮糖,通过非氧化戊糖磷酸盐途径能再次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参与脱氢氧化反应。由于以上生化反应过程均在生物体外进行,参与反应的酶达10余种,研究人员对不同酶用量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酶动力建模分析,找出了一组产氢效率最高的酶制剂配比。
该研究成果可用于处理较为分散的廉价生物质资源,加快氢气经济的实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农业和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系统工程系教授珀西瓦尔·张说:研究团队已获得资金支持,开展新技术制氢的示范项目。
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官网
/content/112/16/4964.abstract
如何将秸秆杂草、枯枝落叶、树木废料等农林废料变为高温清洁燃料?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生物质微米化高温技术研究成果汇报会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肖波教授团队展示了将生物质研磨成粉,实现微米化,借用粉尘爆炸原理实现可控燃烧,让产生145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重大创新性科技成果。
生产需要14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传统的秸秆燃烧技术根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会专家介绍,高温对工业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材料、工业电力和动力装备都离不开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热能。但生物质的露天焚烧,只能产生六七百摄氏度的温度,形成的黑色烟雾的主要成分是焦油和轻质炭粉,易形成雾霾。近些年来,业界使用生物质发电或工业锅炉蒸汽生产,是将生物质加工成块状或颗粒状后燃烧,燃烧产生的平均温度在900摄氏度左右,也产生焦油和轻质的黑炭。因此,如何突破生物质能源燃烧温度低、热能效率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瓶颈成为世界能源利用领域的普遍难题。
从2002年起,肖波团队开始研发生物质微米燃料及其高温燃烧技术,并于近年获得突破。团队使用自主研发的设备,将普通废弃生物质高效粉碎成颗粒直径在250微米以下、像面粉一样的粉体燃料,即之变得易于储存、运输和规模化供给。团队进而开发粉尘云燃烧技术,瞬间完成固体燃料到气体燃料的转变,并迅猛燃烧产生高温效应。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姚可夫表示,这是生物质能源技术历史性的突破,它将结束高温工业生产必须完全采用燃煤、燃油和燃气的历史,工业生产将可以摆脱当前完全依赖化石燃料的局面。
肖波认为,低成本、高品质的生物质微米化高温技术不仅能刺激产业发展,为金属冶炼、工业锅炉、建筑材料等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凭借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能源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从而
来源:光明日报
/2015-06/06/contenthtm
日本科学家研发固态发酵装置处理水稻秸秆
第一代生物燃料需要消耗粮食作物来进行生产,对粮食安全有一定威胁。相比之下,第二代生物燃料有明显优势,因其主要以秸秆和木质材料为原料。但是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往往需要大型机器设备、复杂的预处理和大量原料运输过程,反而浪费了更多能源。近日,日本国立农业与环境研究所的科学家研发了一套利用固态发酵技术同时生产燃料乙醇和青贮饲料的简易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实现在农场直接处理水稻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该成果发表在《生物燃料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整株水稻打包成捆,用防渗水膜覆盖,同时在装置中加入酵母菌剂和酶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水稻植株中的单糖和淀粉被转化为乙醇。经过蒸馏提取,乙醇可被用于做燃料,留下的残渣是高质量的动物青贮饲料。试验中,每500磅重的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