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似孟子-阐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杜似孟子-阐微.pdf

·86·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 第贰期 “老杜似孟子”阐微 赵永刚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杜甫在诗学艺术和儒学思想两个方面均有极高之造诣,但是其儒学思想 被诗学盛名所掩,故论杜甫诗学者多而论杜甫儒学者少。本文则着重论述杜甫的儒学 思想成就,尤其是杜甫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拓展。本文认为,杜甫在精神气质方面与 孟子异常相似,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狂者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杜甫具有孟子的仁爱 情怀,仁民爱物,推己及人,实现了个体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存。更为重要的是,杜 甫持守孟子首倡的人伦观念,试图重新调适被安史之乱打破的儒家伦常秩序,其诗歌 具有重振纲常的思想史意义。 关键词:杜甫 孟子 黄彻 儒学 诗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 (2017)02-86-91 一、黄彻与“老杜似孟子”说的提出 杜甫的家族有源远流长的儒学传统,杜甫在《进雕赋表》中所言:“臣之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 鼎铭之勋不复照耀于明时。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1虽然在事功方面,杜氏家族 到杜甫这一代开始呈现出式微的态势,已经没有往日的荣贵繁华;但是在儒学方面,杜甫却坚守从远祖杜 恕、杜预以来的家族传统,并以诗歌的形式阐发儒学内蕴,把文学和儒学妙合无间地统一起来。对此,钱 穆在《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中有精妙的概括: 韩昌黎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唐诗人自陈子昂之后有李太白,此两人皆有意上 本《诗经》来开唐代文学之新运。但此两人在唐代之复古运动,或开新运动中仍未能达到明朗化, 或说确切化。即所谓汇通儒学与文学之运动,即纳文学于儒学中之运动,其事须到杜甫,而始臻完 成。杜诗称为“诗史”,其人亦被称为“诗圣”。杜诗之表现,同时亦即是一种儒学之表现。故说 2 直到杜甫,才能真将儒学、文学汇纳归一。换言之,即是把儒学来作文学之灵魂。 经过钱穆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杜甫与儒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儒学已经成为杜甫诗歌的灵魂。 后世学者称誉杜甫为“诗圣”,圣人本来就是属于儒家体系中的理想人格,用“诗圣”来指称杜甫,不单 是基于其诗歌成就的思考,也是对杜甫儒学修为和完美人格的认定。 杜甫与儒学的关系既然如此密切,但是我们还要做一番更为细密的分疏,还要分析杜甫思想中的儒学 作者简介:赵永刚,1981年生,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儒学与文 学、东亚《孟子》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朝鲜半岛《孟子》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5CZW010)阶段性成果。 1(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72页。 2 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82页。 万方数据 “老杜似孟子”阐微 ·87· 因素是属于哪一种类型。毕竟儒学本身有其丰富复杂性,从孔孟以来至唐代中期,儒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历程,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有汉代的政治儒学,还有汉唐训诂为主要形式的经 院化儒学,杜甫是属于这些类型中的哪一类呢,或者说哪一位儒家学者对杜甫的影响最大呢?宋代学者黄彻 一言以蔽之,曰“老杜似孟子”,他认为孟子是对杜甫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者,黄彻《 溪诗话》卷一曰: 《孟子》七篇,论君与民者居半,其余欲得君,盖以安民也。观杜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宿花石戍》云:“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寄柏学 士》云:“几时髙议排君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