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明创业 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姚子明创业 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

姚子明创业 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人物档案 姓名:姚子明年龄:46岁籍贯:湖南 职务:武汉市宏森环保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创业感悟: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姚子明说话声音柔和,似乎在刻意降低噪音。 与其说他是个商人,还不如说他是位专家。他对噪音十分敏感,采访所在的房间里,一个排气扇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姚子明解释:“要不就是扇子的叶片松动,要不就是安装得不紧密,转动中产生了震动,所以有噪音。给这样的扇子降噪很简单的。”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从事环保行业20年,一直亲自进行技术研究,他已经把琢磨消除噪音完全融入到生活中了。他爱人说:或许是因为属牛的关系,老姚的性格里也有一股牛劲,什么事情都能坚持到底。 兴趣引领借钱开办公司 在20年前,很少有人认为环保也能产生财富。姚子明却看准了这个产业。 姚子明的选择并非偶然。姚子明的岳父曾在环保工厂上班,他因此结识了不少环保专家,其中一位中南建筑设计院的朋友预测,未来的环保行业会大有前景。这句话被姚子明听在心里。 姚子明学的是声音振动与控制专业,工作后比较清闲,他阅读了大量报刊获取环保政策和行业动态信息。在岳父手把手的教导下,他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从汽车修理店买来旧摩托车消声器,回家研究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设计改装。爱人也习惯了,只要睡到半夜发现姚子明不在床上,那准是捣鼓那些消音器去了。经过测试后,噪音比原来降低不少。不断的研究加上敲敲打打,他自己制作的消声器卖得挺好。 1989年,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他借贷5000元,创办淌湖噪音治理厂,迈出创业第一步。 爬锅炉爬出了第一桶金 创业可不像搞研究那样简单。当时,人们对环保的意识很淡薄,噪音制造者对污染多听之任之,拓展业务异常艰难。姚子明只能通过熟人牵线推销业务。 很长一段时间,姚子明有空就揣上一包烟到熟人单位晃荡,见到熟人就递烟、拉家常,找一切机会打听消息。这工夫没白费,还真被他打听到,武昌一家企业的锅炉设备噪音污染严重,周围居民怨声载道,有人甚至用砖砸坏了厂里的烟囱,环保局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可惜熟人已经事先给这家企业介绍了某科研机构来帮他们治理噪音。 姚子明打听到,那家科研机构报价5.7万元。他偷偷到现场观察,认为自己用更低的成本就能拿下。和企业商谈后,企业提出要求:让你治理噪音可以,但是效果要比别人好,价钱要比别人低,不然照样给别人做。 在锅炉里爬进爬出,姚子明迟迟不拿出治理方案,因为还没有找到产生噪音的关键原因,仅靠传统的理论设计方案效果不会好。 姚子明自嘲,爬了几天煤窝,全身脏得像只“泥狗子”,这个产生噪音的罪魁让他找到了,原来就是一根隐蔽的连接杆,将机械的震动传给了锅炉,发出巨大的噪音。针对关键进行治理,他花的成本低了许多,降噪效果比那家科研机构的方案还低10多分贝。这笔业务一次赚了7000多元,在20年前可是不小的数目。 现金买断“辞退”家族员工 随后的近10年时间,工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由于姚子明喜欢琢磨的习惯,很多技术难题被他攻克,工厂也因此能接到很多“尖端”的业务。比如哪里的锅炉噪音扰民,治理多次效果不明显,他一出马,一定立竿见影。此期间他还拿到两项全国技术专利,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奖项。 很多家族成员不断充实到企业中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员不断增加,业务量越来越多,工程越接越大。表面看来,家大业大,不过危机已然到来。 在企业发展初期,家族成员一个顶俩,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企业境况越来越好的时候,当初同吃苦共患难的亲人,却在企业的经营思路和管理制度上出现分歧,矛盾不断凸显。 家族人员不服从管理,姚子明发话不再那么管用了。他派助手去询问工作进度,负责项目的主管却找不到人影。好不容易找到了,对方懒散地回答:“保证把任务完成就行了,我的行踪你管那么多干嘛!”姚子明生气,但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那主管是一个关系很近的亲戚。总不能拉下脸训人家吧,毕竟每天都要见面的。 待遇问题发生矛盾,企业管理的混乱使承接项目不能按时完工,工程质量下降,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还大量浪费了资源,成本提高效益下降。混乱的氛围也留不住人才,助手连换了几个,都是因为和家里人“谈不拢”。眼看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了,姚子明再也坐不住,他要改革。 但是,改革就意味着很多亲戚要离开企业,这让姚子明痛心不已。但企业要发展,必须脱离家族企业的老旧模式,走出这一步是必须[FS:PAGE]的。 他把现金全部拿出来,任由参与合伙的亲戚们分配,但条件是今后他们与公司无关,他自己只留下公司架构和部分设备,从头开始。 1997年,他将企业改为现在的宏森环保公司,在物资局做财务会计的妻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