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民间互助会演变及对我国启示
日本民间互助会演变及对我国启示摘 要:互助会作为一种古老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组织形式,作为弥补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漏洞的一种重要形式的广泛存在。本文通过介绍日本非正规金融组织――互助会的演变过程,归纳日本互助会演变的特点,从而在观念、法制建设、风险控制和演变路径方面为我国互助会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互助会;演变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9-0064-03
一、引言
Calomiris和Rajaraman(1998)将互助会定义为:“a voluntary grouping of individuals who agree to contribute financially at each of a set of uniformly-spaced dates the creation of a fund,which will then be allotted in accordance with some prearranged principle to each member of the group in turn ” 。[1]即一些人自愿组织起来不定期聚会,贡献出一定资金形成资金库,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向成员轮流分配资金的组织。
互助会作为一种古老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组织形式,尽管在各国名称叫法不同,形式各异西方国家称之为轮协会(rosca),我国称为会(标会、邀会、轮会等),但却作为弥补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漏洞的一种重要形式的广泛存在。日本的互助会称为mujin或tanomoshi,我国学者把它翻译成“无尽”或“赖母子”,从印度、中国和韩国引入,深受佛教传统的影响。
日本非正规金融组织――互助会活动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演进过程,对构建高效、稳定、完善的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日本互助会的演变
1.日本互助会的起源
Mujin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255年,主要是指典当融资。在佛教教义中,Mujin是“无穷尽”的意思。Tanomoshi的意思是“值得信赖的社区”。到了室町时代(1338-1467)无尽和赖母子机构得以正式成立。原则上当商业贷款人不能向低收入人群提供足够贷款时,一群人便聚集起来组成无尽和赖母子组织,贡献出一定金额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贷款。江户时期的250多年里政治稳定、寺庙盛行,mujin主要由寺庙组织。成员在取得会款后就不用再缴纳会金,这种安排更像赌博而不是互助金融组织。享保年间(1716-1736)由于饥荒和地震,贫困农民人口增加,三浦梅园于1756年设立了慈善性质的无尽组织,向那些歉收的贫困成员提供资金支持,受灾成员可以优先取得会金。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从西方国家引进了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体统,但mujin仍然是普通人,特别是农村居民中比较流行的、重要的传统融资机构。此时,互助会并不仅仅出于互助目的,而是完全被利益驱动,成为具有合伙或者股份公司性质的商业金融组织。
商业性质的互助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每个成员取得会款后并不解散,而是多次不断轮转;二是并不是每一个会员都可以取得互助会资金,会员缴纳的会金有息放贷给企业家;三是企业家为互助会的创办者。如由Kankichi Kbayashi创办的Yamato Kai就是一个典型的商业性质的互助会,该互助会共有150个成员,每20天缴纳5日元会金。
2.日本政府对互助会的法律规范
随着互助会不断脱离原有的互帮互助的目的,商业化不断增强。为了发挥其优势,规避高利贷性质以及会计程序不透明的劣势,使互助会成为现代化的机构,1915年日本财务省(MOF)和日本银行合作制定并实施互助会法(The Mujin Finance Law),对互助会的定义做了明确说明,同时对会款金额、会金、经营期限、成员数量都进行了限制。规定互助会不能持续5年,会款不能超过10000元,成员不得超过100个。从而在法律上承认互助会的存在,并把它纳入了国家金融体系的规范化发展的路径。
The Mujin Finance Law实施后互助会呈现以下特点:(1)互助会开始由专业的企业经理人经营并向成员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用。(2)采用大阪式的(Osaka)筹资方式,即会员得到会款后,每期缴纳的会金逐渐递增,并不像东京式那样每期缴纳的会金保持不变。(3)互助会的数量大大减少,由以前的2363个减少到136个。(4)对资本金的要求。互助会要按照公司方式运作并要求15000元资本金。(5)抽取资金和还款支付的时间期限逐渐规范,统一了收益率算法。时间期限由3000多种规范为1000多种,提供了统一的收益率计算公式。
1931年日本修改了互助会法,允许互助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