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水库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制及稳固性分析.doc
三峡水库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制及稳固性分析
1 绪 论
1.1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重庆市地处扬子准地台之四川台坳川东陷褶束之东缘-重庆弧形褶束范围内,由西往东分布有华莹山帚状褶皱束、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束、七曜山褶皱束、秀山褶皱束及大巴山褶皱束,由系列近于平行的 NNE 向展布不对称线形梳状或箱状褶皱形成了背斜紧密向斜宽缓的隔挡式褶皱构造,造就了重庆狭长条形山脉与宽阔低缓丘陵相间的平行岭谷独特地貌。同时,受到长江、嘉陵江、乌江及次一级支流切割,市域沟谷众多,冲沟发育,区域地质环境极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频发区和重灾区。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重庆市公路交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重庆地方干线公路总里程已超过 10000 公里。受限于区域地形地貌,重庆公路多沿江开辟,路基地质条件复杂,各种地质灾害诱发的公路突发断道时有发生。而在三峡库区蓄水后,按照三峡水库的调度原则,每年枯水季节库水位调整幅度在 30 米左右。在 2003 年以前,三峡库区长江水流仅在汛期遇到洪峰时,坝前水位壅高。2003 年 6 月,三峡工程坝前蓄水位至 135m,汛期 20 年一遇回水到涪陵李渡镇,非汛期回水影响到忠县县境。2007 年汛后坝前水位抬升至 156m,汛期 20 年一遇回水到达涪陵李家镇,非汛期影响到丰都县境。2010 年坝前水位就抬升至正常蓄水位 175m,汛期 20 年一遇回水末端已回至重庆市巴南区弹子田。这样就使若干已建的库区公路路基处在库水的升降范围之内,使得原来不受库水影响的公路路基将长期经受库水波动的影响,更是极大影响了奉节、万州、云阳及巫山等县市内的国道 318、国道 319、省道 202 及省道 103 等主要交通干线及部分省道的安全。
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加之库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复杂的地质环境以及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等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致使重庆公路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如2007年4月4日,国道G319线彭水K2095+500宝家中桥往黔江方向约50米的路基垮塌,道路中断;2007年5月31日,奉节县省道巫恩路南段连接道路基跨塌150余米,造成断道;2007年8月10日,巫恩路24k+400米处外挡墙垮塌造成断道;2008年6月20日,国道G318线1906K+750发生塌方,造成断道;同日,县道天(生桥)竹(山)路3K+400处塌方,造成断道;2008年8月29日,省道103渝巴路云阳境内巴阳镇附近公路内边坡塌方长200米,公路中断长达200天;同日,省道103渝巴路忠县黄金至三元段因暴雨导致公路内侧塌方造成断道。2009年5月21日省道103渝巴路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K412+000至K414+000段)发生山体滑坡导致路基沉降,实行限重、绕路通行;2009年5月30日,省道202黔城至石会镇段梅子关处滑坡,道路中断;2009年6月24日,省道406丰彭路K36+800至K37+000(丰都县庙坝),危岩滑坡断道。频发的公路路基与高边坡地质灾害给给重庆交通部门及经济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压力,仅在2007年特大暴雨期间,成渝、渝邻、渝遂、内环高速,国道G210、G212、G318、G319线,省道渝巴路、垫道路、城黔路、渝巫路、石雷路等主要干线公路都发生多处断道。全市县道以上公路累计断道365处,其中高速11处、国道33处、省道38处、县道283处。而2010年前三季度,据重庆市公路局统计资料,重庆市干线公路因滑坡垮塌造成公路断道事件就有74起,日益频发的公路地质灾害给重庆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重庆公路养护中必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1.1.2 研究意义
公路对于经济社会具有特殊性,公路灾害发生后,往往导致公路交通的中断,给区域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而公路地质灾害的抢修又会因其导致损坏的规模、类型、原因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一般的道路上边坡滑坡或崩塌,抢通工作的重点是滑塌方的清方,如灾害不是特别严重时,完成清方后公路即可通道。但若公路路基产生了滑移或塌方,则导致了局部道路路基和路面的缺失,其抢修的难度就较大。目前对于公路路基跨塌断道,其抢修方法和技术还是基于传统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进行,如采用衡重式挡墙或抗滑桩再加路基填筑的方式进行。而重庆特殊的公路环境(山区公路,抢修工作面少,空间有限),往往造成施工效率低,抢修成本过高,抢通时间长,放大了因公路断道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因此道路灾害的预防更显的特别重要。在重庆公路路基滑坡导致断道事故中碎石土路基滑崩是存在最为广泛的一种公路路基破坏形式,而碎石土的力学性质不同于一般岩体,又不同于一般土体,而是介于土体与岩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地质体-碎石土,因此准确地掌握其基础力学特征及其在渗流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变化是预防重庆公路地质灾害,保证库区重庆公路畅通的基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