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颂·酌》及《大武》乐章关系考据
《诗经·颂·酌》及《大武》乐章关系考据摘要: 《酌》确应为《大武》的一章,且为第五章,但《序》言“告成《大武》也”,不确。而“养天下”应理解为“守天下”,诗中也确有“能酌先王之道”,“先王之道”即为文王的封分制!
关键词: 酌 大武 考据
0 引言
《诗经》大约辑成于西周中期,据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考证其篇目成诗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其中颂部分成诗最早,主要为周初之作,至今已3000多年。从现存最早的诗经注释汉初人毛苌所作的《序》到今天已过了大约2000年。从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算起,2000年来,作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历代封建王朝都将其用作教化的工具,而历代学者又不断考证,这之间可能被篡改了多少,后人恐怕已经无从知晓(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与《王莽改制考》便是例子)。另外,即便撇开成诗后的问题不说,作者写作诗歌时的立场、态度、反映事件的超然程度、准确程度等等都很难考证。所以这么多年来,研究者越多,得出的结论就越多。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颂多空洞、抽象的说教,缺乏形象性和韵律美,也极少运用比、兴手法。其中周颂时代较早,语言典雅庄重而欠活泼,叶韵也不甚规则。”胡念贻的《先秦文学论集》也有类似的评述“诗里面有一些空洞的歌颂语句。生活的具体内容有时较少,形式方面也有一些凝滞之处。”就本诗而言大约也的确如此。但本文不讨论本诗的艺术问题,只考据一些事实问题。
1 关于诗本意的分歧
酌(周颂)
於?王师,遵??晦。??熙矣,是用大介。我?受之,??王之造。?用有嗣,???公允师。
由于存在较大争论,具体文字的解释多种多样,下面按《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57年;《毛诗说》,曾运乾著,岳麓书社,1990年;《诗经译注》,北京市中国书店版,1982年,据广益书局,1934年,《国语注解诗》经影印,江荫香注解;《诗经直解》,陈子展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诗经全译全评》李家声译评,华文出版社,2002年;《诗经新注全译》(增订本),唐莫尧译注,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1998年;《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分别标为[北注]、[曾注]、[江注]、[陈注]、[李注]、[唐注]、[高注]。
於铄王师:“於,音与,感叹词,有赞美之意;铄,盛大。”[北注]於,呜,叹息声。铄通灼,辉煌。[高注]毛亨:“铄,美。”孔颖达:“於乎美哉,武王之用师也。”[李注]於,叹词。铄,(音朔)光辉。通烁。《尔雅“美也”。指光美。[唐注]。曾、江、陈注与此类似,译作:“啊!盛大的王的军队。”
尊养时晦:遵,顺着;养,取;时,同“是”,犹言“此”;晦,昏昧之人,指纣王。[北注]《左传“兼弱功昧,武之善经也。《?》曰於铄王师,尊养时晦耆昧也。”是“养晦”即“耆昧”也,“耆昧”即“攻昧”也,“攻昧”即攻取时昧。与毛义正合。今按“养”,食之取也,引申为取国。[曾注]遵是依着,养是守着,晦是不光明,是说不得意的时候。译作:“他能够依照时候,斟酌尽善,在不利的时候,他便守着不动。”[江注]遵,屯聚。遵,借为?。《说文》:“?,聚也。”遵养,把兵屯聚起来以教养训练。时晦,时代黑暗,指殷纣王统制末年,此句指王师屯聚不动而养之,由于那个时代是黑暗的。[高注]毛亨:“遵,率,养,取。晦,昧也。”孔颖达:“率此师以取是暗昧之君,谓诛纣以定天下。”[李注]守时养晦。遵,循。养,守。时,时宜。晦,黑暗。《诗集传》:“言其初有於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袁《释注》:“隐居以待时,谓之养晦;守拙谓之养拙。……此句承上文,意谓:?武王有劲旅而不盲动?遵循和酌量时宜,在昏暗不利的情况下能安守以待时机成熟。”一说率王师以攻取晦昧。《传》:“遵,率。养取。晦,昧。”晦昧,黑暗。指殷纣。[唐注]
时纯熙矣:纯,大;熙,光明。马瑞辰说:“纯熙”谓大光明也。武王既攻取晦昧,於是遂大光明。按,此指天下澄平。[北注]马瑞辰:“按纯熙,?谓大光明。……《尔雅。大善犹大祥也。故下即以我龙受之,正谓受此大善耳。[李注]时已大光明。时,形势。纯,大。熙,明。矣,助词。《诗集传》:“既纯(大)光矣。”袁《释注》;“时势已大为光明,大为有利。”[唐注]高注无异言,陈、江注亦与此相类,只是前面“尊养时晦”相异,故译为白话时意不同,为“到了很便利很光明的时候,他便趁着机会,大大发扬他的兵威。”
是用大介:“大介”即“大善”,犹言“大详”(用马瑞辰说)。此句言天下因此大祥。”[北注]陈译作:“所以是太好的赐予”,意相近。“介,是说穿盔甲的人,便是说用兵。”[江注]介,疑,借为捷,胜也。大捷,指大败殷纣王。一说:介,善也,吉也。大介即大吉,指取得巨大胜利。[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0个孤儿一个家.doc
- A Study of Satan’s Character―Devil or Angel.doc
-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Error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ous》 by James.doc
- A Comparison of H. D. Thoreau’s View of Na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Human and Nat.doc
- A Comparative Study of“Wuthering Heights”and“Record of a Golden Lock”.doc
- 7个小矮人等.doc
- Error Analysis of EFL Advanced Learners’Use of Pluperfect.doc
- Discourse Power and Translator’s Style.doc
- as well as用法小结.doc
- 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应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