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过程中负迁移起因及解决策略.doc

化学学习过程中负迁移起因及解决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学习过程中负迁移起因及解决策略

化学学习过程中负迁移起因及解决策略摘要:本文就学习中“负迁移”的起因、“负迁移”对学习科学概念和原理带来的困难以及解决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化学学习;负迁移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8-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已有认识结构重新建构的一个过程,当新的知识进入大脑时,如果能够将原有认知结构纳入新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正迁移;如果新旧知识发生冲突,认知结构的功能出现偏差,就会产生负迁移。事实上,我们在解决新问题时总要利用先前已有的知识,使之对后继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而避免产生干扰作用。本文就负迁移的起因谈几点看法,并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以达到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之目的。 1负迁移的起因 实践证明,学生的一些错误,往往很不容易纠正和消除,这说明负迁移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对于这种顽固性的负迁移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教与学的任何一方,因为负迁移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1.1生活经验所致 学生对现实生活或经历过的人或事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而这些感性认识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例如,在学生学习“盐”的概念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存在“盐”的概念,生活中的“盐”指的是NaCl这一种物质,而化学中的“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一类物质的总称。正确的认识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形成正迁移,错误的认识则会产生负迁移。 1.2概念模糊所致 高中化学中有许多相近或者相关联的化学概念,如“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 “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离子键”和“ 共价键” 、 “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原电池”和“电解池”、 “燃烧热”和“中和热”等等,它们之间或有联系、或有区别,因此必须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抓住概念的本质,否则就会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带来干扰,导致知识的负迁移,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大、学习效果下降。 1.3思维定势所致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去解决问题。这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如在条件不变的情境时,思维定势能使人迅速地从知识题库中提取已有知识和经验,迅速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效率。但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产生种种负迁移。例如,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由此推理出除去溴乙烷中的溴也可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而忽视了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能水解,显然错了。 1.4字面干扰所致 在化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化学概念或化学现象与其实质往往不相吻合,很容易造成歧义,稍不留意,就会形成错误的理解,不利于知识的把握。例如,人教版中对燃烧热的规定是“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此概念中,对物质限制为“1 mol纯物质”较为确切,但化学热力学中的标准态并不需要对温度进行限制,该概念限制温度为25 ℃,无疑将燃烧热的内涵给缩小了。另外“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的说法也会给学生理解燃烧热的概念造成障碍,因为根据热力学规定,氮的燃烧产物为 N2(g), 它根本不是化合物。 1.5类比不当所致 类比是推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作出新发现的重要思维方式。但类比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运用类比思维可得到很大帮助,但有时也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例如,根据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Cl3和H2O,若推理出Fe3O4与氢碘酸反应生成FeI2、FeI3和H2O的结论,显然是错了。 2 防止负迁移的对策 2.1 准确把握概念及原理,克服负迁移 化学概念及原理是构成化学教材各章节的基本骨架,是化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如果对概念及原理一知半解、只求记住不求理解,就无法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及原理,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对概念及原理的关键字词和适用范围加以剖析;另一方面,对一些相似或有关联的概念,可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本质区别,防止因概念的混淆造成知识的负迁移。例如,在学习缩聚反应时,就可与加聚反应作对比分析, 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见表1)。 2.2激发认知冲突,杜绝负迁移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认知对象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例如在研究“盐类的水解”时,让学生测一测CH3COONa、 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当学生测知CH3COONa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时,即产生了与已有“结论”的对抗(酸溶液显酸性,碱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