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材料作文“安贫乐道及出世入世”导写
新材料作文“安贫乐道及出世入世”导写【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孔子的弟子原宪,字子思,他非常景仰孔子。孔子逝世后,原宪异常悲痛,到卫国的乡下隐居起来。
一次,子贡被任命为卫国的宰相,赴任时,路过原宪隐居之处,坐着驷连骑的马车去拜访,他得意扬扬地驾临原宪的陋居。
原宪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出来迎接子贡。
子贡看到原宪的样子,就问道:“老兄,你是不是害病了?”
原宪却说:“据我所知,无财者叫做贫,学道而不能行者叫做病。我是贫,不是病。”
子贡听了,自觉惭愧,坐不多久就告辞了。后来,终生惭愧这次失言。
要求:仔细阅读上面材料,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主题鲜明,800字左右。
【相关知识简介】
1.儒家的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做是不求富贵,只求道义,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2.子贡简介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子贡在成为孔子弟子以前经商曹、鲁间,富至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儒商。他思路敏捷,理解力强,能说会道,被孔子赞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有较强的从政志向,他关心治国方略,经常问政于孔子,游说于齐、吴、越、晋诸国,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司马迁作《史记,对子贡这个人物所用笔墨最多,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在孔门弟子中无人能及:他学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孔子去世,子贡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之久。后世一般认为,孔子之名声之所以能传扬天下,颇得力于子贡的宣扬。
3.原宪简介:
原宪:字子思,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是孔门中的一个贤者,以安贫乐道而著称。曾当过孔子家的总管,但不贪财,不把物质看得太重。孔子死后,原宪因悲痛遂隐居在草泽中。子贡在任宰相时去看过他,如同作文所给材料所示。原宪不愿出仕,甘于贫困,自认为这种近乎怪异的行为更合乎孔子的真精神。他以退隐而获得大名,成为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学术派别领袖。
【思路点拨】
所给材料可挖掘的角度比较多,下面就不同角度与思路作简要提示:
1.着眼于原宪,他不愿出仕,不慕名利,甘于贫困,可谓“安贫乐道”。
抓住材料中的“孔子逝世后,原宪异常悲痛,到卫国的乡下隐居起来”与“原宪却说:据我所知,无财者叫做贫,学道而不能行者叫做病。我是贫,不是病”两句,可以把立意定在追求“精神境界,道德情操”上,如:宁为贫者,不为病者;守住心灵的净土等。展开分析如何才能坚守心灵净土,做到“穷且益坚”,体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安贫乐道”。
2.着眼于子贡,可以把立意定在“学道――寻道――行道”上,联系现实,联想古今,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哪些典型人物,典型的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思想,如何弘扬子贡的这一积极入世思想,如:学以致用,学道行道,让人间充满道等。充分肯定子贡的思想与做法,以体现孔子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的“道与利”思想。
3.依然着眼于子贡,突出他的积极入世, 在把握子贡基本性格与主张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的“子贡看到原宪的样子,就问道:老兄,你是不是害病了?原宪却说:就我所知,无财者叫做贫,学道而不能行者叫做病。我是贫,不是病。子贡听了,自觉惭愧,坐不多久就告辞了。后来,终生惭愧这次失言”等句子,来为子贡鸣不平,以此来赞扬子贡的积极入世。要体现出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是把学道和行道结合得最好的一位。要对子贡的积极入世的行为表示肯定与褒扬。
无论从哪一角度立意,均应着眼于对材料的整体感知,在把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去立意!原宪的出世也好,子贡的入世也罢,正面立意,反向立意,都不会影响内容的表达,都属于切题。如若忽视材料的整体性,曲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或是对儒家思想、作品任意断章取义,就会偏题、跑题。如:语言的魅力;谁才是真正的无知;摆脱穷困;致富 。
对这个材料准确理解立意的关键,在于对中华文化经典的积累与理解,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积累。所以平时应多读、多积累、多思考,使自己拥有更高的文学素养。
【佳作示例】
但愿人间无病
天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