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临江之麋》导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宗元《临江之麋》导读

柳宗元《临江之麋》导读临江之麋① 临江之人,畋②得麋?③,蓄④之。入门,群犬垂涎⑤,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⑥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⑦。稍使与之戏⑧。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⑨我友,抵触偃仆益狎⑩。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11)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12)道上。麋至死不悟。 (选自《历代寓言小品》 湖北辞书出版社) 注释: ①麋(mí):鹿的一种。②畋(tián):打猎。③麋?(ní):小鹿。?:鹿之子。④畜:养。⑤垂涎:流口水。看见食物时的馋相。⑥怛(dá)之:惊吓群犬。⑦习示之,使勿动:经常给它(犬)看,使(它)不要欺侮小麋。习,常。⑧稍使与之戏:渐渐使小麋同它(犬)玩。⑨良:真是,的确。⑩抵触偃(yǎn)仆益狎:互相碰撞翻滚,越来越亲热。狎:亲昵。{11}啖(dàn)吃。这里是“舔”的意思。{12}狼藉:(残余的尸体)散乱的样子。 译文: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捕得一只小鹿,便想把它喂养起来。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翘着尾巴跑过来。猎人大怒,吼走了狗。从此,猎人每天就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熟悉小鹿,不让它们欺侮小鹿。渐渐地,又让狗、小鹿一块玩儿。 过了一段时间,狗完全顺从猎人的意志了。小鹿慢慢长大后,忘记了自己是鹿,认为狗真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在一起碰撞翻滚打闹玩耍,与狗越来越亲热。狗害怕主人,只得与鹿戏耍、周旋,玩得很好。但是狗还是不时地舔着自己的舌头,流露出想吃鹿的意思。 过了三年,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的狗很多,走过去想和它们玩耍。外面的狗见到鹿既高兴又愤怒,一哄而上把鹿咬死吃了,鹿的尸骨被乱七八糟地丢在地上。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死。 题解: 这则寓言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的《三戒》中的一篇,它蕴含着深刻的劝惩意义。临江之麋“忘己之麋”,任性妄为,冒犯外物,以寻得快乐,可是它由于失去了主人的庇护,被外犬“共杀食之”。可悲的是它至死还没有明白个中的原因。作者以揶揄的口吻讲述的故事却给人以深思。古往今来,行事不如推己之本,躺在别人怀抱里讨口饭吃而自鸣得意的人,并不少见。这则寓言能从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中揭示出深刻的讽喻意义,正是它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所在。 阅读思考: 1.这则寓言所寄寓的意义是什么? 2.“时啖其舌”这句话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阅读题参考答案 《离山最近的地方》参考答案: 1.(1)dǎnqiè 匍匐(2)mī tiáo féng 2.魂飞魄散 安然无恙 3.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山龟久久的故事。久久为了获得自由,曾一直努力地向着离山最近的地方爬去,直到在那被冻死。4.久久是只山龟,它的祖先曾生活在山野丛林,能够抵抗最猛烈的风雨严寒,拥有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自由;而它没有,但它向往、渴望并追求,而阳台是离山最近的地方,所以它要爬向阳台。 5.“微微”、“眯着”、“调皮”这几个词语把山龟久久可爱的憨态描写了出来,令读者产生喜爱之情,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则说明了作者与山龟久久之间的深情厚谊。 6.久久为了它向往、渴望的自由努力奋斗,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说久久是位失败的英雄。 7.开放性试题,合乎题目要求即可。例如故事有: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 《声音的温度》参考答案: 1.(1)羸 焦 (2)黢黢 (3)嘈 2.(1)潜入 (2)驱散 3.“我”的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偌大的屋子里只剩下年幼的“我”和妹妹,黑夜中的狼嗥常常惊醒“我们”,“我”和妹妹都十分恐惧。 4.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地响起来来回回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善良的乡亲们用声音在告诉“我”:他们都在窗外。 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对环境的描写,主要突出了年幼的“我”和妹妹恐惧的心理。 6.因为善良的乡亲们正是在黑夜中通过“大声说话的声音”、“用锄头在石板上撞击出铿锵的声响”、“来来回回的脚步声”等,传递给“我”信息:孩子,不要害怕,我们都在,谁也伤不了你们。“我”通过这些声音,驱散了内心的恐惧,感到无比的温暖。 7.开放性试题,语句通顺、流畅,能表情达意即可。答案略。 《三峡水库与地震》参考答案: 1.A 原文是“不会超过这一地区过去发生地震的最大值”,这不等于说是“非灾害性”的。 2.(1)完整:完整是个必要条件,如坝址建在不完整的岩体上,则易被震塌;(2)破坏:这是“断裂”外的另一种情形,也须排除;如岩体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坍塌。 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4.不是全都持否定态度,这从两处用语可以看出:“专家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