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演唱中倒字及音乐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歌曲演唱中倒字及音乐教育

歌曲演唱中倒字及音乐教育日常我们听到的创作歌曲,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通病――倒字,即作曲演唱时的旋律走向与语音声调不符,以致演唱时的字音难辨,令听众产生误解。如把“玉壶”唱成“渔户”、把“享天伦”唱成“香添论”、把“家常饼”唱成“家常病”、把“解渴”唱成“接客”等等。 造成倒字的原因关键在作词、作曲和演唱这三个方面。如果词曲作者及演唱者具备词曲辙韵方面的知识和修养,那倒字就很容易避免。 一、词曲创作中应避免倒字 我国古人关于词、曲作法多有著述。只说元代以来,便有元代燕南芝庵所著的《唱论》,明代主世贞所著的《曲藻》、王骥德所著的《曲律》、沈宠绥所著的《度曲须知》,。清代徐大椿所著的《乐府传声》等等。这些著作虽然讲的多是有关戏曲的词、曲写作知识,但是对今天歌曲的词、曲写作,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明代王骥德在《曲律(禁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头一个字同音)、禁合脚(禁第二句与第一句的末一个字同音)、禁―声四用(禁连用四个同声字)、禁上上叠用(禁两上声或两去声连用)等等。但是在如今的声乐作品创作中,词作者往往只注意到浅层的辙韵,曲作者常常只注意旋律的发展,而很少注意到更深―层的唱词平仄和四声的变化、唱词与旋律对应的位置等,以致旋律走向与唱词四声的走向不一致,甚至出现逆向而行,因而造成倒字。如《你是灯塔》: 你是灯塔 “灯塔”二字,是“平、仄”二声(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即一声和二声;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即三声和四声),“灯”字声高,“塔”字声低。而上例却是高低颠倒――“灯”字上的乐谱音低,“塔”字上的乐谱音高,因此唱出来就是“等他”的字音。这类例子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状况和我们忽视民族音乐教育有很大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曾对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过一次调查:以小学的音乐课本为例,在当时―至六年级的12册音乐课本中,一共只收入了3首民歌,还都是外国民歌。几十年来,音乐院校教的也是西方作曲法,外语之中没有四声的概念,其作曲法自然不会去强调“依字行腔”。如此一来,在创作歌曲中,倒字现象泛滥成灾。 有民族音乐修养的人都知道,旧时,人们称谓文学创作都有其习惯用词,如诗谓之“作”,文章谓之“写”,唯词谓之“填”,因为词有词格,即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词是有曲调、可以演唱的,而只有严格地按照格律,填出来字数、平仄、音韵相合的词,演唱时才不会倒字。歌曲创作也是同理:两段歌词的四声不同,若用同一首旋律演唱,则二者便不能兼顾,极易出现倒字。因此,在作词时就要十分注意声调格律的安排。如《故乡是北京》中的一句: 第一段词“红墙碧瓦太和殿”是“平平仄仄仄平仄”,而第二段词“新潮欢涌王府井”是“平平平仄平仄仄”,与上一句的平仄声出人较大。这一句最后两字又是“上上连用”,所以字音一唱便倒,唱出来就成了“新潮缓用望夫镜”的字音了。如果把这句唱词按第一句的平仄声改一下,比如用“王府井上人欢笑”,是“平仄仄仄平平仄”,唱出来就会好一些。 再以某电视连续剧的片头曲《五花马》为例,此三字为“仄平仄”声,按传统度曲法处理,就应该把这三个字安排在旋律音的低、高、低处才符合其平仄声,演唱时字音才不会倒: 而不应该把字安排在旋律中与平仄声相悖的高、低、高处,使字音成为: 再如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的一段唱,其中有一句: 这句歌词的八个字都是仄声(“福”字旧时多读上声),故不易谱曲。按原谱演唱的结果,就出现了多处倒字:“日”字唱出来已变为阳平音;“已不远”唱出来是“易卜圆”的音。假如当初在创作时,或词或曲,稍作调整即可避免倒字。如将旋律稍加变动为:或改动歌词为: 当然,优秀的创作歌曲也并不少见。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旋律起伏与歌词平仄的走向大体一致,很少倒字。如《歌唱祖国》中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的祖国》中的“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等等。 二、歌曲演唱时应避免倒字 民族声乐的演唱,历来是遵循着“依字行腔”这一法则的,这是所有汉语歌唱艺术共通的,也是最重要的法则。“依字行腔”要灵活掌握,主要有下面两种方法: 1 改变旋律的高低 如前所述,这要视歌词的平仄声而定,如民歌《十二月花名》,12段歌词只有一行谱,如果其余的11段词都按此谱演唱,倒字将会随处可见。如前两段的前两小节: 上一行词的“正”字是平声,“草”字是仄声;而下一行同位的“二、阳”两字与上面平、仄相反。如果不把“二”字的旋律下行、“阳”字的旋律升高,而按上面的旋律演唱,“二”字就成了阴平音,“阳”字就会唱成“养”音。因此在演唱时可将旋律改为:在这里,若是上、下两句用相同旋律,“踏青”就成了“她请”。但若对旋律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