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型命题作文“守护心灵绿茵”导写.docVIP

比喻型命题作文“守护心灵绿茵”导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喻型命题作文“守护心灵绿茵”导写

比喻型命题作文“守护心灵绿茵”导写【文题】 以“守护心灵的绿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解】 这是一个比喻型的题目,理解题意,首先要揭示题目的比喻义,化虚为实,弄清楚“绿茵”这个喻体所对应的本体是什么。 绿茵原意是大片的如地毯一样浓密绵软的草地,心灵指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将人的精神世界比做一座大花园,而绿茵则是这座大花园必不可少的底色。绿茵能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心灵的绿茵”指的就是能够美化净化心灵的纯真美好的品德,如:善良、仁爱、真诚、正直、无私、奉献、清廉、诚信、淡泊…… 弄清题意之后要确定立意。其实标题的导向已经相当明确了,就是谈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坚守自己的美好品德。 【构思方略】 一、可以谈“为什么要守护心灵的绿茵”,可将这个问题分解为以下几点,然后作文: 1.从正面谈“守护心灵的绿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①重要性:守护心灵的绿茵,使内心美好洁净,为精神提供清凉的栖息地,涵养精神水源…… ②必要性:因为“心灵的绿茵”会受到权力、金钱、美色等侵袭破坏,需要守护。 2.从反面谈“不守护心灵的绿茵”的危害性: ①不守护心灵的绿茵,将导致心灵杂草丛生,狼藉不堪,心灵被邪念占据,滋生罪恶。 ②不守护心灵的绿茵,将导致心灵寸草不生,干旱荒芜,心灵冷酷坚硬,失却人性。 二、也可以谈“怎样守护心灵的绿茵”: 1.筑起栅栏防护网,竖起告示牌,抵御外界不好事物的入侵,使心灵绿茵免受践踏。就是谈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时的“理性克制”“自我约束”等问题。 2.不断播撒种子。可以谈仁爱、善良等基本的美德。 3.肥沃土壤,提供丰富的养料;保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谈其它的美德,如诚信、淡泊、宽容、奉献、清正、孝心等。 4.经常拔除杂草,去除虫害。谈剔除嫉妒、仇恨、虚荣、自私等不良心态及品质。 …… 宜在题目的比喻意上行文,一般不要再作另外的比喻。比喻型命题作文的行文要领是必须找到喻体和本体之间合乎逻辑的相似点,然后设置分论点,分论点的语言一定要照应或者点扣比喻型的标题。 如谈为什么要“守护心灵的绿茵”,可以设立成三个小论点:“守护心灵的绿茵,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守护心灵的绿茵,面对诱惑,正确选择。”“守护心灵的绿茵,完美人生,成就佳话。” 谈怎样“守护心灵的绿茵”,可以用三个小论点分而述之:“心灵的绿茵,需要用善良来浇灌。”“心灵的绿茵,需要用无私来爱护。”“心灵的绿茵,需要用宽容来整饬。” 【审题误区】 撇开“心灵的”这个限制语,大谈环保问题。将“绿茵”和“绿荫”两个概念混淆。 【名言点睛】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乔叟 金钱比起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英)哈代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俄)列夫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法)罗曼 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 而是一种欲。 ――(美)爱德门 【经典素材】 1.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在“文革”期间他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他的书,不仅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是其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艰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给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斯人已逝,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一介布衣,心有良知,妙笔生花,书生本色,让人为之倾倒。先生的人格与精神可以作为当代人做人的标尺,先生的风范与胸襟可以作为当代人处事的范本。 2.活圣人――特蕾莎修女 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其他两位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 这位满面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是人类善良、怜悯和仁慈等优秀品质最完美的化身。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这个同样受着病痛折磨的修女亲吻着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细心地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减轻他们的痛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