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觉元贤《鼓山志》及其文献价值.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觉元贤 《鼓山志》及其文献价值 纪华传 元贤是清初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气节的禅僧,他的《鼓山志》在清初编纂刊印以 后,一直没有广为流通。清修《四库全书 仅有存目,未收全书,国家图书馆等处所收 藏的此书均为残本。本文依据的《鼓山志》现藏于世界宗教研究所,为品相极佳的足 本,最早被清初藏书家汪宪收藏,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呈于朝廷,又辗转藏于八千卷 楼、江苏省图书馆,后流传至民间。该书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内中题记、钤印等亦极 为珍贵。本文还考察了历代编修的鼓山寺志的内容和存佚情况,对元贤的流传和撰述时 间进行了考证,并在标点校勘该书的基础上,与黄任的 《鼓山志 的内容加以比较,指 出元贤所编的 鼓山志》从内容、特色以及版本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明清佛教 永觉元贤 《鼓山志》 禅宗文献 作者纪华传,1970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鼓山是佛教名山。在盛唐以前并不被地理史学家所重视,直到建寺以后,其景色秀 丽才为世人所知,而且因其高僧辈出而名闻于天下,鼓山涌泉禅寺被尊为 “闽刹之 冠”。鼓山寺之创建,始于唐建中四年 (783)。僧人灵峤应从事裴胄之请,诵 《华严 经》于此,降服毒龙,于龙潭旁建华严寺。梁开平二年 (908),闽r于审知填其潭为寺, 请僧雪峰义存的弟子神晏住持。此后千余年来,该寺一直为禅宗名刹,神晏因此被尊为 开山第一代祖师。宋真宗咸平二年 (999),赐额.“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 (1407),住持善缘了心禅师应诏入京说法,轰动一时,深得皇帝恩崇,丁是升院为 寺。清代的康熙皇帝义御题匾额 “涌泉寺”。康熙五十三年 (1714)与乾隆七年 (1742)朝廷两次颁赐藏经。明木清初无异元来、永觉元贤等住持鼓山涌泉寺,大扬曹 洞禅风。此后,元贤的弟子为霖道霈承继其法,并经门人惟静道安、恒涛大心至遍照兴 隆等,形成曹洞宗之 “鼓山系”。清代曹洞宗有寿吕系和云门系两派,以寿吕系势力最 火;而寿吕系三个支派博山系、鼓山系和东苑系之中,又以鼓山系影响最大,一直传 承、影响至近代的虚云和圆瑛两位佛教高僧,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明清 时期鼓山为我国重要的佛经刻印和流通场所,以刊刻精美而为世人推重。鼓山刻本很多 都是作者亲自主持刊刻,讹误甚少,极具版本价值。本文研究所依据的永觉元贤 《鼓山 志》为修 《四库全 》时的采进本,这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善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9 tH=界 宗 教 研 究 2008年第2期 鼓山历代寺志的修纂 明清两代,善缘了心、谢肇涮和徐烊、永觉元贤、黄任、陈祚康等曾经先后五次 编修鼓山志书,下面首先对五个版本的鼓山志书的内容和流传、存伏情况略作考释。 第一种,善缘了心 (?一1431)编集的 《灵源集》,久已伏失,现仅存 《灵源集 序》。据此序所载,《灵源集》成 于明永乐十二年 (1414),主要是 “集古今名公巨卿 登览之所题咏”∞。灵源洞位于涌泉寺东,两蹙陡峭高耸,中间幽静深邃的峡谷因酷似 山洞而得名。灵源洞以摩崖石刻而著称,如宋代的蔡襄、陈襄、李纲、赵汝愚、朱熹等 人的 刻皆镌 此。观本 《涌泉禅寺经版目录》云:“此书乃记载鼓山前代老宿之事 实,及名人文艺等,为鼓山志之权舆。当时黄用中、徐兴公等编 《鼓山志》即本于 此。” 《灵源集》即是编集石刻诗文及有关鼓山的文字记载而成。《灵源集序》曾叙此 编集之缘起:“然历年既久,诗文浩瀚,有已刻于石者,则苔封藓侵,观者艰于览 诵。有未刻于石者,时移人换,久而散佚失传。故予不揣,并而集之,名日 《灵源 集》,亦使后人之题咏续此源源而不绝也。” 据此可知,《灵源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 山忐,仅为诗文汇编,所以元贤批评它“序列无纪,采录亦疏”。但是《灵源集》保存 了有关鼓山的人量文献材料,为后世编纂鼓山志奠定了基础,依然功不可没。 第二,谢肇涮、徐焯的 《鼓山志》,十二卷二册,撰于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 《明史》“艺文志”中载:“谢肇涮《支提山志》七卷,《鼓山志》十二卷。” 元贤《鼓 liJ志序》载:“至万历戊申,郡绅谢在杭同布农徐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