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试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猴痘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试行)

附件3 猴痘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试行) 一、目的 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和重要工作环节。做好猴痘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指导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其主要目的是: 1.核实诊断; 2.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3.追踪和管理患病的人和动物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监测和评价疫情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 二、工作内容 1.病例的个案调查 2.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 三、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病例的个案调查 1.接到猴痘病例(疑似病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报告后,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最短时间内派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时,派出消毒专业人员到病家和病人的其它滞留地点进行终末消毒。 2.病例调查时,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前的国外旅游史和接触患病的外来野生动物情况,以及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是否有痘苗接种史。调查内容详见《猴痘病例个案调查表》(表1)。 (二)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和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猴痘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调查。调查内容详见《猴痘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表2)。 (三)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1.病例和疑似病例 病例和疑似病例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交通工具运送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2.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 猴痘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判定和处理原则详见《猴痘接触者判定和处理原则》(附件4)。 表1: 猴痘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 姓名:  1.2 身份证号码: □□□□□□□□□□□□□□□□□□ 1.3 性别: (1)男 □ (2)女 □ 1.4 年龄(岁): □□ 1.5 职业: (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学生 (4)医生 (5)教师 (6)保育保姆 (7)餐饮业 (8)商业服务 (9)工人 (10)民工 (11)农民 (12)牧民 (13)渔(船)民 (14)干部职员 (15)离退人员 (16)家务待业 (17)其他 1.6 现居住地(详填):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6.1 联系电话  1.7 工作单位:  1.8 户口所在地(详填):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9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 1.10 发病地点: 省 市 县(区) 1.11 初诊时间: 年 月 日 □□□□□□□□ 1.12 初诊单位:  1.13 初次诊断: (1)疑似病例 (2)可能病例 (3)确诊 (4)其它 □ 1.14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 1.15 所住医院名称:  1.16 住院号: □□□□□□□□ 1.17 入院诊断: (1)疑似病例 (2)可能病例 (3)确诊 (4)其它 □ 2.临床表现: 2.1 发热 (1)有 (2)无 □ 2.1.1 体温(入院时) ℃  2.2 寒战 (1)有 (2)无 □ 2.3 出汗 (1)有 (2)无 □ 2.4 头痛 (1)有 (2)无 □ 2.5 背痛 (1)有 (2)无 □ 2.6 咽痛 (1)有 (2)无 □ 2.7 淋巴结肿大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