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细菌性传染病
第三章 细菌性传染病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本节考点 1.菌痢概况(★★★)。 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3.流行病学(★★★)。 4.临床表现(★★★★★)。 5.护理诊断与措施(★★★★★)。 1 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2 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者可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3 主要病理改变: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的炎症与溃疡 一、护理评估 病原学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杆菌,无鞭毛 分型:目前分为4群及43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 A(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我国主要, 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 D(病情最轻) Company Logo 痢疾杆菌 外毒素 内毒素 结肠黏膜炎症反应 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 结肠黏膜炎症、 坏死、溃疡 腹痛、腹泻、 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肾上腺髓质、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 网状内皮系统 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畏寒、发热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发病机制 一、护理评估 流 行 病 学 流行特征:终年散发,夏秋季多发,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获得短暂免疫力。不同群、型间无交叉免疫力。 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7日,多数为1~2天。 临床类型 急性菌痢 普通型 轻型 重型 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慢性菌痢 慢性迁延型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 普通型(典型)菌痢 ▲高热,寒战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 中毒型 ◆多见于2~7岁的儿童 ◆起病急骤,体温在40℃以上 ◆肠道症状轻,毒血症重,病势凶险 ◆需直肠拭子采便或生理盐水灌肠液镜检确诊 ◆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 混合型 中毒型 ◆多见于2~7岁的儿童 ◆起病急骤,体温在40℃以上 ◆肠道症状轻,毒血症重,病势凶险 ◆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 混合型 表现为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及口唇青紫,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中毒型 ◆多见于2~7岁的儿童 ◆起病急骤,体温在40℃以上 ◆肠道症状轻,毒血症重,病势凶险 ◆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 混合型 以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临床表现主要为频繁或持续性惊厥、昏迷、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和呼吸衰竭。 中毒型 ◆多见于2~7岁的儿童 ◆起病急骤,体温在40℃以上 ◆肠道症状轻,毒血症重,病势凶险 ◆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 混合型 具有两型之表现,此型最凶险。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 ,病死率很高。 急性发作型 半年内有菌痢病史,由于某种诱因引起急性菌痢样症状。 慢性迁延型 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常有腹痛、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出现。 慢性隐匿型 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慢性菌痢 一、护理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血常规 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在(10 ~20)×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 2 粪便检查 外观为黏液脓血便,镜检可见满视野散在的红细胞及大量成堆白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 3 粪便培养 痢疾杆菌阳性有助于菌痢的确诊及抗菌药物的选用 一、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普通型:病原治疗为首要措施,目前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中毒性痢疾:首先是抗休克、止惊、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其次是控制肠道感染 慢性菌痢:联合用药或保留灌肠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痢疾志贺菌释放的内毒素作用有关。 2.营养失调 与胃肠道炎症、浅表溃疡形成有关。 3.腹 泻 与志贺菌释放的内、外毒素引起肠黏膜炎症、坏死、溃疡有关。 4.组织灌注 量改变 与内毒素致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有关。 5.潜在并发症 休克、中枢性呼吸衰竭。 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中毒型菌痢应绝对卧床,取平卧或中凹卧位 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清淡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油化工火灾火情侦察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中国石油北京石油管理 .pdf
- 研究与技术 真丝素绉缎砂洗对其触感性能的影响 邓远文1,杨莹莹2 .doc
- 矢量地理数据自检测水印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pdf
-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纳米微操作机器人技术 -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 .doc
- 石门国小校园景观工程变革.ppt
- 硕士学位公告 -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doc
- 碳标签标示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之影响:碳标签 - 台湾行销科学学会.pdf
- 碱溶性光敏预聚物的合成与光固化性能研究 -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 .pdf
- 碳素结构钢拉伸时应力对磁畴组织的影响.pdf
- 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缺陷信号特征提取与降维.pdf
最近下载
- DB32T 4659.3-2024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第3部分:传染病防治.docx VIP
- CAMDS中文使用手册.pptx VIP
- 铁工电202185号国铁集团关于加强涉铁工程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课件.pptx VIP
- 宝石F钻井泥浆泵说明书及图.doc VIP
- 2025宫颈环扎术的护理.pptx VIP
- 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图片记录瞬间》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EMERSON艾默生 Manual Mounting a DVC6020 DVC6020 Digital Valve Controllers on Fisher Type 585 and 585R Size 100 Actuators, 2 to 3 Inch Trave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AQ 3058-2023 内浮顶储罐检修安全规范.docx VIP
- eHR系统测试打分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