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金果榄组织培养初探.doc
药用植物金果榄组织培养初探
潘丽梅1,马小军2,白隆华1,曾雯雯3,冯世鑫1,莫长明1
(1.广西药用植物园,南宁 53002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3.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4)
摘要:以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 (6-BA)、吲哚-3-丁酸 (IBA)、萘乙酸(NAA)、激动素(KT)、赤霉素(GA),研究不同培养基对金果榄试管苗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果榄启动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 +0.5 mg/L KT +0.1 mg/ L 2,4-D,腋芽诱导率达95.1%;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GA+0.2 mg/L NAA,增殖系数达到16.1;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2 mg/L IBA +0.4 mg/L NAA,30 d时生根率为85.4%,10 d后炼苗移栽到塘泥和河沙(3∶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中,30 d后移栽成活率可达87.3%以上。
..
关键词: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茎段;组织培养;诱导;生根
中图分类号:S567.23文献标识码:A:0439-8114(2015)05-123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5.051
收稿日期:2014-08-14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应用基础研究专项(桂科基0731038)
简介:潘丽梅(1982-),女,广西藤县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0771-5610462(电子信箱)plimei2006@163.com;
通信,冯世鑫,研究员,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0771-5610462(电子信箱)shixin1996@126.com。
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为防己科青牛胆属常绿缠绕藤本植物,主产于四川、湖南、广西、湖北、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等[1-3]。金果榄块根含掌叶防己碱(Palnmtine)和咖伦宾(Colmtfifin)、巴马汀、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千金藤碱、蝙蝠葛碱和木兰花碱[4-6]等成分,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胃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果榄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降血糖、抗应激及解毒等作用,又被喻为可替代抗生素的天然药物[5]。由于长期采挖,金果榄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人工种植和抚育势在必行。另外,金果榄雌雄异株,授粉受到环境影响极大,自然结实率低。在资源调查和引种中发现,雄株远多于雌株(约50∶1),结果机会大大减少,且种子有明显的休眠期,发芽率较低[7]。因此,种源缺乏是金果榄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目前,金果榄扦插繁殖未获得成功,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是现代生物技术,且在香蕉、罗汉果、石斛等作物上已取得成功[8-10],并应用于生产,但金果榄组培繁殖研究鲜见报道。利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激素,在多种植物组织培养中已获得成功。本试验以金果榄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消毒,用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丛生芽进行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分析各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金果榄组织培养的影响,从而为金果榄人工繁殖和大规模推广栽培提供有利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以广西药用植物园科研圃栽植的金果榄多年生幼嫩枝条为外植体材料。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金果榄多年生幼嫩枝条剪下,剪成1.5~2.0 cm长且带芽的茎段,放入0.1%的洗涤剂中浸泡8~10 min,然后于自来水下冲洗20 min,取出放入经高压灭菌的无菌水中润洗2次。经以上处理后,再将外植体放入75%的乙醇中消毒30 s,然后放入0.1%的HgCl2溶液中消毒7 min, 无菌水冲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材料上的水分, 选择不变色、无褐化的茎段横切成面积为0.8 cm ×1.2 cm 的带芽小块,供接种用。
1.2.2 培养方法
1)启动培养。将经过消毒处理的茎段分别接种在添加了不同组合、不同浓度生长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启动培养,生长素的类型及浓度为6-BA(0.5、1.0、1.5 mg/L)、KT(0.5、1.0、1.5 mg/L)、2,4-D(0、0.1、1.5 mg/L),每瓶接种1个茎段,每个处理接种20瓶,3次重复,培养30 d后观察记录诱导效果。
2)增殖培养。将在启动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来的芽进行增殖培养,培养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