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杏痹痛膏”疗效观察
“绿杏痹痛膏”疗效观察“绿杏痹痛膏”简称“绿杏膏”,是家传3代的秘方,经近百年、数十万人的临床验证,为安全有效药品。已通过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理作用、毒理实验研究和国家医学药学专家的鉴定。
“绿杏痛膏”治疗人体各部位以疼痛、肿胀、麻木、寒冷、僵硬为主要表现的痹证、骨伤科痛症和结石痛、癌痛疗效显著。现将2006年1~6月所治20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患者,中医辨证均属风、寒、湿、热、瘀所致的经络闭塞,气血不畅者。其中,风湿瘫痪2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质增生4例,腰椎间盘突出2例,坐骨神经痛34例,肩周炎32例,腰肌劳损43例,脊椎压缩性骨折2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新老跌打损伤40例,骨折与脱臼的后遗症13例;病程长达18年,短则10多天;年龄最大74岁,最小2岁,以35岁~60岁居多。
2 治疗方法
治疗药物 膏药处方:白芥子(炒黄研细)80g,花椒20g,急性子20g,桂枝20g,赤药20g,干姜20g,山奈20g,植物油400g,桐油200g,黄丹250g等,熬制成膏药。药酒处方:白芥子40g,山奈10g,荜茇10g,花椒10g,急性子10g,桂皮10g,赤芍10g,干姜10g,50度以上白酒500g,浸泡半月后过滤去渣,加入15g膏药粉摇匀,供打梅花针时擦用。药粉处方:生川乌20g,安息香20g,白芥子30g,急性子15g,荜茇15g,山奈15g,赤芍15g,干姜15g,桂枝15g,花椒15g,研末过筛,供贴膏药时用。
操作方法(1)在痛点及患处拔罐,采取常规手法推拿。(2)对于痛点集中的患部,在痛处皮肤消毒后,刺血、拔罐、吸瘀血,然后撒上膏药粉,贴膏药,用胶布固定,4~5天揭下,此为1疗程。对于分散的痛处,消毒后,用梅花针着重叩刺痛处及有关俞穴、经络,边打梅花针边擦药酒直至皮肤表面有血,如拔罐,取罐后擦去吸出物,再擦药酒打梅花针,再拔罐,如此反复,直至皮肤表面有灼辣感为度,即停止操作,贴上膏药,4~5天揭下,再进行下1疗程。
说明 (1)患者在劳累、饥饿的情况下不宜治疗。(2)对心律不齐、严重的高血压、血友病、皮肤病、多汗症等不宜采用此法。(3)贴膏药后,气温较低时,可适当用热水袋在膏药表面烘热,以利发挥药效。(4)本膏药敷贴后,少数患者局部会出现皮肤发痒或起红色丘疹,停药后即可逐渐消失,也可外涂三九皮炎平软膏或地塞米松软膏作对症治疗。
3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寒冷、酸胀、麻木感全无,局部压痛消失,肢体功能活动如常,可从事正常工作。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有时有轻微的酸胀或麻木感,局部尚有压痛,但肢体活动无明显受限,可以从事工作。好转:疼痛症状减轻,寒冷、麻木、肿胀感基本缓减,但肢体活动仍受限,妨碍工作。无效:经治疗2次,疼痛症状无减轻,肢体活动功能仍未改变。
临床疗效该疗法有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温经祛寒、消肿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一般急症患者经1~2次治疗,能立竿见影,当场解除或减轻痛苦,重症、慢症经3~5次治疗,亦能痊愈或缓解,疼痛越严重,疗效越显著。200例中,治愈181例,占99.5%;显效6例,占3%;好转4例,占2%;无效占9例,占4.5%;平均治疗3个疗程,总有效率95.5%。
4 资料
例1坐骨神经痛罗某,男,42岁。坐骨神经痛已4年余,曾在数家医院治疗均无效。患者自诉尾部有压痛,从臂部起,循及左腿窝、脚踝部放射性疼痛,小腿腓肠肌酸胀、不能站立,腰不能伸直,咳嗽、深呼吸臂部均扯疼,经人介绍求治。治疗:(1)沿坐骨神经循行线用重手法推拿20min;(2)在尾部、小腿腓肠肌两处痛点拔罐,取罐后进行皮肤消毒,然后刺血,再拔罐,擦干净吸出物,贴“绿杏膏”。当时疼痛大减,能够自己从床上爬起来,步行了百余米,咳嗽、深呼吸不觉痛,已显效,再经该疗法治疗2次而愈,至今未复发。
例2 胸胁屏气 王某,女,63岁。10天前提水后,左胸部疼痛肿胀,牵及左臂不能动弹,动则痛如刀割,掣痛,拒按,自觉胸部憋闷,呼吸、说话、翻身均受影响,经某医院针灸、服中西药均不见效,疼痛愈烈,由其老伴搀扶而来。治疗:(1)在胸、臂部轻柔手法推拿5min;(2)在胸部拔罐,取罐后在压痛点消毒,刺络,再拔罐,擦干吸出物,外贴“绿杏膏”,治疗后即觉得其痛若失,自己用手按胸部,左臂作旋转动作,大幅度深呼吸、咳嗽,舒展四肢,均如常人。治疗1次而愈。
例3 风湿瘫痪 刘某,女,72岁。患者腰、髋、膝关节疼痛已2月余,遇风更甚,查无明显诱因,近日阴雨天疼痛加剧,整日卧床不起,昼夜呻吟,经某县医院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予以针灸、电疗、输液、服用中西药物,均不奏效。患者不能站立,转侧不利,翻身必须有人帮助,舌质淡、苔白滑。治疗:(1)在腰、髋、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