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论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论述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论述中医的脉象是以脉搏的位置、幅度、力度、频率、节律、形态等方面来认识的。脉象从位置来分辨的有浮、沉、伏,以幅度来分辨的有洪、大、细,以力度来分辨的有虚、芤、实、濡、弱、微,以频率来分辨的有数、迟、缓,以节律来分辨的有促、结、代,以形态来分辨的有弦、紧、滑、涩、长、短、革、牢、动、散。现将古代医学家有关常见28种脉象的论述介绍如下: 浮脉:轻取即得。《脉经》: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医家三味》:“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主表证。 沉脉:重按始得。《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医家三味》:“沉脉者,轻取不应,重按仍得。”主里证。 迟脉:医者之一呼一吸,病者脉来三次,即“一息三至。”按正常人的呼吸以每分钟15至20次计,则迟脉为1分钟45至60次。《脉理求真》云:“辨脉必须合症审察,如举按无力是主寒之迟脉,举按有力,症兼胸隔饱满、便秘溺赤,是主热之迟脉,涩滞正是热邪蕴结于内,致经脉凝滞而行迟也。”迟脉有寒有热,临床注意脉证合参,不可一见迟脉概认为寒。 数脉(附疾脉):医者之一呼一吸,病者脉来六次,即“一息六至”。则数脉为1分钟90至120次。《脉经》云:“数脉来去促急。”暴数多外邪,久数必虚邪。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数脉有虚有实,须察其脉有力无力,不可一见数脉便作热治”。疾脉:一息六至以上为疾。《脉理求真》按:“疾乃数之甚也。” 虚脉:脉体空豁,应指无力。《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脉诀汇辨》:“虚合四形,浮、大、迟、软。”《脉学辑要》:“虚乃脉无力之统名,不必浮大无力之谓也。”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实脉:脉体坚满,浮中沉皆有力。《景岳全书》曰:“实脉,邪气实也,举按皆强,鼓动有力。”《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幅幅然。”主实证。 按:脉的有力无力辨别要点:切脉时浮中沉取力量的对比,沉取之脉力弱于浮取或中取,即谓之“无力”。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诊家枢要》曰:“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脉经》:“滑脉往来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主痰,食积,实热之候。 涩脉:往来艰涩,参伍不调,似止而非止。《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诊家枢要》:“盖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戴同文曰:脉来蹇涩细而迟,不能流利圆滑者,涩也。”主气滞、血瘀、精伤等症。 长脉:端直而长,上过寸,下过尺,超过本位。张璐曰:“长则指下迢迢,上溢鱼际,下通尺泽,过于本位。”《濒湖脉学》:“长主有余,气逆火盛。”主热盛。 短脉:应指有短缩之感。两头无,中间有,不足本位,滑伯仁曰:“短者,不长也,两头无,中间有,不及于本位,气不足以前导其血也。”《素间“短则气病。”主气虚不足。 洪脉:应指浮大且数,来盛去衰,状以洪水之波涛汹涌。《脉诀汇辨》:“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主热邪盛。 大脉:体状庞大,应指满溢,按似少力。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 按:有人主张洪脉即大脉,但大脉不似洪脉既大且数,而来盛去衰,应有区别。 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 微脉:极细而软,似有似无,隐晦难明。《医学入门》:“微似蛛丝容易断。”主阴阳气血诸虚。 按:细脉与微脉的区别:李中梓曰:“细之为义,小也。微脉则模糊而难见,细脉则显明而易见,故细比于微稍稍为大也。”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素问》:“端直而长,故曰弦。”王叔和云:“如张弓弦。”张景岳曰:“弦脉总由于木盛土衰水亏而成。”主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紧脉:往来劲急,如牵绳转索。《脉学》说:“紧脉往来有力,左右弹人手。”《脉理求真》按:“紧如转索,如按在拉紧的绳索上。” 按:弦脉与紧脉的区别 缓脉:来去和缓,一息四至。则缓脉为1分钟60至80次。《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芤脉:浮大空软无力。浮取和重按略显有力,中取脉力较弱,有如指着葱之感。《脉经》曰:“芤脉浮大软,按之中央空,两类边实。”载同文云:“芤脉中空。”张三锡曰:“芤为草名,其叶类葱而中空,指下浮大而无力者是也。”为亡血,阴虚,阳气浮散之象。 革脉:脉在浮分,浮取坚硬搏指,中取沉按渺不可得。 牢脉:脉在沉分,按之实强,浮取中取渺不可得。 按:革脉与牢脉的区别:孙思邈曰:“革者,浮坚无根之极;牢者,沉坚有根之极也,当以此辨之。”李东壁曰:“革者浮,牢者沉,革者虚,牢者实,形证皆异也。” 伏脉:藏于筋下,轻取不得,需推筋著骨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