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改变82例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改变82例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B7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07-0063-02
血液流变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近十几年来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处于血液的高粘、高凝状态,血液高粘滞度是导致恶性肿瘤常伴严重的出血或血栓形成的病理变化原因之一。而由于社会老龄化及环境、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晚期肿瘤患者在社区的随访及姑息治疗过程中,有必要进行肿瘤的转移及时发现。为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肿瘤转移的关系,笔者通过对本中心自2003年9月~2006年9月的82例住院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对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过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肺癌22例,胃癌14例,恶性淋巴瘤8例,肝癌6例,乳腺癌16例,肠癌8例,胰腺癌4例,其他肿瘤(软组织肉瘤、肾癌等)4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36~80岁,平均62.4岁。对照组80例,选择本地区健康人群,其中男36例,女性46例,年龄42~78岁,平均66.2岁。
1.2 检测方法 全部受试者2周内未服用任何影响血液流变和微循环的药物。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4 ml肝素抗凝,在恒温条件下采用SA-6000血液粘度计检测(北京赛科希德科技有限生产)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记数;血沉检测采用魏氏血沉法(nNF非牛顿流体质控物,北京赛科希德科技有限生产)。
1.3 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记数、血沉等显著增高(P0.10或P0.05),说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呈高粘、高凝状态。见表1。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凝血、纤溶、血小板及血管异常导致的出血及血栓形成,1/4的患者表现为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以高粘、高凝血症与恶性肿瘤组织分泌或释放促凝物质及其他物质有关。肿瘤促凝物质是肿瘤组织产生的一种蛋白酶,能激活凝血因子导致血管内凝血,使小血管微血栓形成,即形成了肿瘤转移的早期阶段。由于肿瘤细胞可以改变红细胞的表面电荷。使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血沉增快,从而使血粘度增高,而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血液产生涡流,从而导致肿瘤细胞从血管轴流处向管壁移动(趋边效应)。使得肿瘤细胞易于在血管壁凹陷处停留并陷入内皮细胞或附着于血栓上面或被包裹,从而逃避了机体免疫系统及化疗药物的攻击,进而穿透血管侵入组织形成肿瘤的转移。另外,正常的血液流变学可以对肿瘤细胞产生剪切力作用而破坏肿瘤细胞。当血液粘滞度增高时,最终导致血液中的肿瘤细胞不能被有效破坏灭减。
3.2 血浆粘度不论肿瘤早期或晚期均表现为明显增高、血沉加快本文8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50例发生了复发或转移,其血浆粘度显著增高,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大量资料表明,对于以确认的肿瘤来讲,进行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可以发现这些肿瘤患者多表现一项或数项指标的明显异常,而且异常的情况又与患者病程的进展有一定关系。早期肿瘤患者表现为血粘度增高、红细胞压积增高,晚期肿瘤患者则表现为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而血浆粘度不论早期或晚期均表现为明显增高、血沉加快。晚期肿瘤患者的异常,主要是由于这类患者多为恶性贫血、恶病质、全身消耗增加,肝脏合成纤维蛋白的能力降低及纤溶活性增高的结果。Dintenfasst提出,某些肿瘤病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甚至比临床检测早6周就可以得出肿瘤转移的结论。王小侠,等认为,当患者在血液粘滞度诸因素升高,既无临床症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而这时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可能就是癌症早期的转移,应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是否有各自的不同规律,从而通过血液流变学的检测达到鉴别这类疾病的目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据研究用肝素、纤维蛋白溶解酶、丙酮苄羟香豆素、双香豆素等可以有效地防止肿瘤转移。祖国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是气滞血淤、雍塞脉络、积聚成块,这与血液高凝状态有一定关系。以活血化淤的治则治疗肿瘤,配合化疗均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血液微循环,使抗肿瘤药物容易深入肿瘤内部,从而杀灭肿瘤细胞,增加临床疗效。在肿瘤的转移机制研究中,血栓素A2(TXA2)与前列腺环素(PGI2)的作用近年来受到重视。
综上所述,可以将社区适宜开展的血液流变学监测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日常随访措施及判断预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钍矿石选矿在线检测技术:原理、应用与展望.docx VIP
- 经营企划-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课件资料.ppt VIP
- [宜宾]2024年四川宜宾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筹)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AI+新媒体运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课件(四单元全).pptx VIP
- 前厅服务员中级理论模拟题379道.doc VIP
- 新媒体营销:营销方式+推广技巧+案例实训(微课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ppt课件【完整版】.pdf VIP
-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2024年12月)-上海高金&蚂蚁集团.pdf
- 旧设备评估报告模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